正文 第19章 福與難:生活的毛毛雨(1)(2 / 3)

飯後,就開始上課。小山村裏,那一間泥巴房裏裝著好幾個年級、幾十個孩子的歡樂與夢想,飄蕩著老師那爽朗的笑聲。風雨幾十載,我們都長大並都有了工作。每次我們去看他,總見他慈祥地望著我們。我們就問他,是什麼讓他如此快樂?他笑著,很久才說:因為生命。

第二個人是我家附近的一個老中醫。他是孤兒,年輕的時候妻子溺水,沒想到,辛苦帶大的兒子又出車禍成了植物人。那時我路過他家,總會看到他坐在凳子上,一臉笑容地對兒子說話。街坊都說他這輩子命真苦,可他卻說:想想就那麼幾十年。

第三個人是一個陌生人。每天黃昏,他總愛到我所在大學的附近那條江邊釣魚。每一次,我都注意到他非常認真,但幾乎每次都沒有魚上鉤。終於當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執著”時,才發現他的釣竿本來就沒有魚鉤。他說:“結果並不重要。”

認識他們的時候,我分別遭受著青少年階段的三個“不幸”:貧窮、成績差、失戀。但他們有意或者無意的舉動已經清楚地告訴了我:人應該學會積極享受生命,同時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以及用什麼方法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每個人總或多或少有些不如意,怎樣能讓這些不如意減少到最小的程度?很多成功者,是具備一些成功要素的:繼續保持健康的個性,有健全的世界觀、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繼續維持或改變自己現在的生存狀況,包括健康狀況、財政狀況和交友情況;自己還得繼續有一個向更高層次進取的心理需要或理想。這樣你就會去投入生活、熱愛生活,也熱愛自己,就會驅散所有的不快、悲苦和哀傷,一種幸福感就會在心中蕩漾。

對於生活,不是缺少美麗,而是缺少發現,精神的快樂隻有自己去尋找,你懂得了,了解了,無論在何處都是天堂。

3幸福就藏在自己的心靈中

如果你有一個好心態,那麼即使是日常小事,你也會從中獲得莫大的幸福;倘若你心態不好,那麼任何事情都會讓你感到痛苦。即使你身為帝王,你也要有一個好心態,否則,你也感覺不到幸福。幸福就是自身的感受,它就藏在自己的心靈中。

我有一位北京的朋友,講了一件令他感動的事。他說:

“我家保姆是一位來自陝西大山裏的農村姑娘,剛滿二十歲,不識字。曾聽她說,她們家識字的隻有她妹妹,妹妹現在家鄉讀高中,成績不錯。一天,她妹妹給她來了封信,她讓我念給她聽。我拆開信後,幾行清秀的字跡跳入了眼簾,讀著讀著,我被信的內容深深感動了。

信裏說,因為家裏實在太窮,她已經退學了,現在正在家裏幫助父母忙農活兒。妹妹勸姐姐一定要珍惜北京的工作,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生活,要自強自立,好好做人,其中有一句話是——幸福就是自身的感受。

讀完這封信後,我的眼睛濕潤了。一位不到二十歲的農村姑娘,對人生竟有如此深的感悟,這能不令人感動嗎!”

“幸福就是自身的感受”,這句話說得多麼好呀!現在,許許多多的人腰纏萬貫,但他們真的幸福嗎?我看不一定!幸福從來就不是用金錢能衡量的。

現在的社會階層被分成了幾類:富人階層、中資階層、小資階層、工薪階層、城市下層。這種分類隻能從金錢的收入上來衡量一個人,但絕對不能判斷出一個人是否擁有幸福。幸福永遠是一種感受,幸福感永遠不是僅僅靠金錢就能買到的。讓我們來欣賞一下真正的幸福之感吧!

湖南省衡陽市水口山二廠的劉君寧談到了她家的一道風景線:“有時我很累,但是看到父母手捧毛衣的笑臉,凝視丈夫撫摸毛衣的笑眼,聽見女兒身穿毛衣的笑聲,我編織時的辛苦,就一下子跑得幹幹淨淨。於是我手織毛衣,丈夫熱茶相奉,女兒依偎在旁,就成了我家閑暇時刻的好風景。”

在這裏,劉女士一下子用了三個富有魅力的詞——“笑臉”、“笑眼”、“笑聲”——來描繪她的織毛衣的行動帶給家人的快樂,這裏麵的幸福感真的有些令人驚心動魄了。

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認為,人的幸福是不能用金錢去購買的,隻有當我們在生活中尋求到真正的意義和積極的價值時,幸福才可能作為這種生活的附屬物而產生。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它與單純的享樂格格不入。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我正在大學讀書,每月隻有三四十元錢,生活相當清苦,但卻十分幸福。我們同學之間也時常小聚,一瓶二鍋頭、一盤花生米、半斤豬頭肉,我們又說又笑,彼此交流讀書心得,暢談理想抱負,那種幸福之感至今仍刻骨銘心,讓人心馳神往。我敢說,昔日的那種幸福,今天無論花多少錢都難以獲得。

一群西裝革履的人吃完魚翅鮑魚笑眯眯地從酒店裏走出來時,他們的感覺一定是幸福的。然而,如果我們看見一群外地民工,他們在路旁的小店裏,就著幾碟小菜,喝著啤酒,又說又笑,我敢肯定,此時他們所感覺到的幸福,一定不會少於那些吃魚翅鮑魚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