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福與難:生活的毛毛雨(1)(3 / 3)

一個充滿嫉妒的人是不可能體會到幸福的,因為他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會使他自己萬分難受。

一個虛榮心極強的人是不可能體會到幸福的,因為他始終在滿足別人的感受,從來不考慮真實的自我。

一個貪婪的人是不可能體會到幸福的,因為他的心靈一直都在追求,而根本不會去感受。

然而,一旦我們敞開心扉,消除了心靈中的消極心態,我們時時處處都會感覺到幸福。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動情地描寫了一種普通的幸福感:

一位年輕的母親在廚房裏為丈夫和孩子們準備早餐,她轉來轉去,奔忙不止。這時一束明媚的陽光瀉進屋裏,陽光下孩子們衣著整潔漂亮,一邊吃東西,一邊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而丈夫正在輕鬆悠閑地與孩子們逗樂。當她注意地看著這一切的時候,她突然為他們的美深深感動,一股不可遏止的愛籠罩了她的整個心靈,她體驗到了一種強烈的幸福之感。

一個普通的生活場景為什麼會給她帶來深深的幸福呢?就是因為她擁有獲得幸福的心態。

古人李漁說得好:

“樂不在外而在心。心以為樂,則是境皆樂;心以為苦,則無境不苦。”

隻有激活自己美好的心靈,才會獲得甜蜜的幸福感。因為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人的內心情感之中的。

4幸福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裏

幸福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隻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就一定能感覺它的存在。幸福的表現多種多樣,幸福的注解是多元的,但核心就是一個:幸福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裏。

要學會享受生活,享受現在所擁有的狀況,也要學會追求更高更好,並且確信是自己所需。

小時候常常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裏一個人找一條鐵軌順著它靜靜地走,有火車經過時我的衣衫烈烈激蕩,風痛快淋漓地穿過我的身體,我於是有了想飛的理由。

累了就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路邊,田野裏常常有著不知名的野花隨意從容地綻放著,舒展著春天的笑容。有蜻蜓偶然輕盈地掠過,薄薄的翅膀振動著陽光的色彩。有溫柔的風在空氣裏流淌,撫慰著整整的一段歲月。我便在那一刻感受到了平淡的安詳。從那時起我開始眺望遠方。

成長的過程裏總希望會有些意外的驚喜跳躍眼前。然而生命卻始終這樣日複一日地平淡著,沒什麼特別的快樂出現。一個可以隨意撒歡的年紀漸行漸遠,似乎生命中最初的純真就這樣戀戀不舍地留在當初那純粹的心裏了。當麵對這世界層出不窮的複雜時,終於忍不住在眼神裏注滿了無奈。我理解少年那段時光的可貴。

長大後我依然喜歡孤獨地行走,隻是卻總是迷失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裏,天空被分割得零落。

偶然從上麵遺落一點陽光。卻已很難讓人感受到溫暖。當我終於抵達了曾經期盼已久的遠方時卻失去方向。原本少年天真的幻想已經變幻為都市裏纏繞的欲望。而這是無法滿足的。

時常在夜幕裏仰望星空,想像著曾經少年時一起玩鬧的夥伴伴在現在哪一片天空下漂流。曾經的愛人的笑容在記憶裏依然生動如昔。快樂著或者悲傷著。關於舊日的些許美好偶然有光華閃動,關於幸福情感的歸依卻日漸蕭條。

於是,低頭,沉默,無語。曾經少年時對於幸福的定義簡單而真實。似乎就像童話故事一樣隻要有王子和公主的出現那麼兩個人是注定要相遇也注定要幸福的。可惜現實中從物質上講王子和公主實在太少,精神上的卻常常不能彼此相遇。後來自己也開始投入一段美好的愛情中去,看著它像樹一天天的長大。生活裏的點點滴滴都是翠綠的而且透明。而所有的一切卻在現實的風雨中落葉紛紛最後漸漸枯萎。然後我明白了傳說中的幸福,隻是人們內心裏仰望式的期待。那常常真的隻是童話。我們可以每天都讀到它卻始終無法把握。

最初關於幸福的種種幻想在現實的天空中淪落。卻又內心固執地等待下一次升起。人生不停地在歲月的變幻裏交錯,許多曾經很特別的經曆都在腦海中慢慢平息,偶然有回憶如風掠過時起伏蕩漾。人生似乎總是一條無法選擇的單行線,想回頭,卻已不願或者已不能。於是隻有繼續朝前走。即使已如此的身心疲倦。風景注解著人生的每一次踏足,路上仍會有風雨,仍有陽光下飛過的蜻蜓,也依然有路人相遇時的駐足微笑。那是一種越來越淡的溫暖,彌漫心房卻永不消散。

於是我在那刻起脫開了幸福的壓抑,從此釋然。其實幸福就在身邊,幸福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裏。

幸福的表現多種多樣,隻要你用心去感受,你會發現它就在我們身邊,就存在於平凡生活中的每時每刻。

5幸福深植於對需求的滿足中

人生的目的是幸福,其實這份幸福並不需向外追求,更不需要向他人去乞討,它原就深植於人們內心對生存需求的滿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