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福與難:生活的毛毛雨(3)(1 / 1)

老人微笑著朝我點頭示意,然後,抬手指了指身旁的老伴。此時,我才發覺他原來是一位聾啞人,而他的妻子竟是一位雙目失明的盲人。驀然,我為自己剛才的失言感到後悔。然而,在那兩位老人的臉上卻找不到一絲的不悅。相反,她竟用一種極其溫和、坦誠的語氣說:“是啊,我們老倆口經常來‘看’海的——你一定感到奇怪吧,其實隻要心靈間不存在著殘疾,我們仍舊是兩個正常的人!”

兩位老人的神情上沒有流露出半點的自卑與遺憾,惟有幸福、自足的笑容在脈脈地流淌。

在那一刻,我恍然從那一對殘疾老人的笑容裏尋求到了幸福的定義。

一個成熟的人能握住自己幸福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幸福,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

8尋找自己所樂於安享的世界

幸福是一種感覺。一個人的處境是苦是樂全憑自己判斷,這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也無傷她的自尊。

擁有萬卷圖書的窮書生,並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鑽石或股票。滿足於田園生活的人也並不羨慕任何高官厚祿。

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有自己所樂於安享的世界。

《伊索寓言》中有一個關於鄉下老鼠和城市老鼠的故事: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鄉下老鼠寫了一封信給城市老鼠,信上這麼寫著:“城市老鼠兄,有空請到我家來玩,在這裏,可享受鄉間的美景和新鮮的空氣,過著悠閑的生活,不知意下如何?”

城市老鼠接到信後,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動身前往鄉下。到那裏後,鄉下老鼠拿出很多大麥和小麥,放在城市老鼠麵前。城市老鼠不以為然地說:“你怎麼能夠老是過這種清貧的生活呢?住在這裏,除了不缺食物,什麼也沒有,多麼乏味呀!還是到我家玩吧,我會好好招待你的。”

鄉下老鼠於是就跟著城市老鼠進城去。

鄉下老鼠看到那麼豪華、幹淨的房子,非常羨慕。想到自己在鄉下從早到晚,都在農田上奔跑,以大麥和小麥為食物,冬天還停在那寒冷的雪地上搜集糧食,夏天更是累得滿身大汗,和城市老鼠比起來,自己實在太不幸了。

聊了一會兒,他們就爬到餐桌上開始享受美味的食物。突然,“砰”的一聲,門開了,有人走了進來。他們嚇了一跳,飛也似的躲進牆角的洞裏。

鄉下老鼠嚇得忘了饑餓,想了一會兒,戴起帽子,對城市老鼠說:“鄉下平靜的生活,還是比較適合我。這裏雖然有豪華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緊張兮兮的,倒不如回鄉下吃麥子,來得快活。”說罷,鄉下老鼠就離開都市回鄉下去了。

假如你懂得生活,同時也懂得自己,那麼你一定會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所安享的寄托。

9不幸的背後常常隱藏著幸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心儀的人棄你而去,不必心痛,因為真愛你的人正等在前麵;你很想去的公司沒有錄用你,不必遺憾,說不定以後你去的單位更適合你的發展……即使是誤了航班,也別氣惱,或許你正逃脫了一場冰海沉船式的災難。

故事發生在美國的一個偏遠的小鎮。

那個地方有一座教堂。教堂很小,僅有一個看門人。但是據說那裏的上帝很靈,有求必應,想來與我們的普陀山觀世音一樣,占上了某種靈氣,因此來求的人很多。看門人看著上帝每天應接不暇,很是同情,就自告奮勇對上帝說:你下來休息一會吧,我來代替你站著。上帝想了想,同意了。不過他提了一個條件:當你站在上麵時,不管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能說話。這似乎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