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伏波將軍援戒其兄子言:“聞人之惡,當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而聞,口不可得而言也。”斯戒至矣。人或毀己,當退而求之於身,若己有可毀之行,則彼言當矣;若己無可毀之行,則彼言妄矣。當則無怨於彼,妄則無害於身,又何反報焉?且聞人毀己而忿者,惡醜聲之加也,人報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諺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斯言信矣。若與是非之士、凶險之人近猶不可,況與對校乎?其害深矣。
——劉清之《戒子通錄》
白話
當初漢代伏波將軍馬援告誡他哥哥的兒子說:“聽到別人的過失,應當像聽到自己父母的大名一樣,耳朵可以聽,口頭上卻不能說。”這話真是至理名言。聽到別人誹謗自己,應當心平氣和地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自己確有值得被人指責的行為,那就說明別人的話是對的;如果自己沒有可被人詆毀的行為,那就說明別人的話是沒有根據的。別人說的對,當然沒有必要去記恨別人,別人憑空捏造,也不會對我造成什麼損害,何必去計較呢?況且聽到別人誹謗自己就生氣,必然對別人口出惡言,而別人也必然用更難聽的言語進行反擊,與其這樣,還不如保持沉默,加強自身的修養。諺語說:‘預防寒冷最好用厚重的皮衣,阻止別人的誹謗,最好是自己苦修。’這話一點也不假。那些挑唆是非、居心險惡的人,與之接近都不行,更不用說與之對質了,隻能招來更嚴重的傷害。
家訓史話
龐恭陪伴魏國太子到邯鄲做人質。在臨行前,龐恭對魏王說: “要是現在有個人跑來說,熱鬧的街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答道。
“如果有兩個人跑來,說熱鬧的街上有一隻老虎,您相信嗎?”龐恭又問。
“我會懷疑。”魏王回答道。
“那麼要是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街上有隻老虎時,您會相信嗎?”龐恭接著問。
魏王回答道:“我會相信。”
於是龐恭就勸誡魏王: “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就真的有了老虎。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裏的街市遠了許多,然而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此事。”
魏王道:“我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於是龐恭就跟魏王告辭,龐恭剛走後就有人毀謗他。龐恭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他了。
古訓今鑒
三人成虎的道理很淺顯,無論什麼話,說得人多了,也便增加了說服力。如果不是從事物真相上看問題,往往容易接受虛假的信息。而一旦相信了虛假的信息,並從自己口裏傳播出去,勢必會擴大流言的危害性。如何避免這種危害呢?五外乎從自己做起,所謂“流言止於智者”。
聞人之惡,口不可得而言也。謠言可以掩蓋真相,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偽,必須經過細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聽途說、人雲亦雲。“積毀銷骨謠言起,眾口鑠金君自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