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為人處世留有餘地(1 / 1)

原文

才不宜露,勢不宜恃,享不宜過,能合蓄退遜,留有餘不盡,自有無限受用。阿瑩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於波流風靡之中,是為雅操。

——姚舜牧《藥言》

白話

才華不宜外露,權勢不宜倚仗,享受不宜過分,能夠含而不露,謙虛謹慎,為人處世有留餘地,自然會有說不完的好處。阿諛奉承,依附他人,是值得羞恥的事情;固執己見,剛愎自用,是令人討厭的事。隻有不固執、不阿諛,才合乎中正之道。平時不引人注目,知識在各種潮流和風氣洶湧而來時,能夠逸世獨立,不隨波逐流,才稱得上操守高潔。

家訓史話

公元前632年,晉國為了援助宋國,和楚國在城淄打了一仗。當時,論實力楚國占著明顯的優勢。晉文公見楚軍來勢洶洶,就間計於他的舅舅大臣狐堰說:“楚兵多,我兵少,這一仗該怎樣打才能取勝呢?”狐幅回答說:“我聽說善於打仗的人,不厭欺詐。你就用欺詐的辦法對付楚軍好了。”

晉文公又去征求另一個大臣雍季,並把狐幅的話也告訴了他。雍季不大讚成這樣做,就打了個比喻說:“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蔽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複,非長術也。”意思是說:把池塘裏的水弄幹了才捉魚,那還有捉不到的?但到明年就沒魚可捉了;把山上的樹林燒光了再去打獵,那還有打不到的?但到明年就將會沒有野獸可打了。欺詐的辦法雖然可以偶爾用一下,但以後就不能再用,這不是長遠之計啊!

無奈當時也想不出更好地製勝楚軍的辦法的情況下,晉文公還是采用了狐幅的計謀,假借遵守自己流亡時向楚莊王許下的“遲避三台”的諾言之名,連續三次後撤,以避其鋒芒,為自己選擇了有利的時機和殲敵的地形;而楚軍呢?見晉軍一退再退,誤以為晉文公膽怯,不敢與之交戰,就緊逼不舍,結果被晉軍訂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這場曆史上有名的城猴之戰,終以楚國的失敗,其領兵大將成得臣被迫自殺而告結束。

古訓今鑒

為人處世,切莫將事做盡做絕,如殺雞取卵、竭澤而漁,雖暫時可獲得利益、心願得嚐,然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這種隻顧眼下,不管將來的極端做法無疑自斷活路,為每一個智者所不願采用的。且為人今日得意把事做絕,他日自己若有失意之時,他人也會將事做絕,如曹操昔日篡奪漢室江山,殺死皇後、逼走漢獻帝,後其江山被司馬氏所奪,其子孫也同樣遭司馬氏逼迫殘害,所謂因果報應,屢試不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