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不折騰——踏實工作是唯一的成功路徑(3)(2 / 3)

有許多人並不是沒有給自己設定目標,但他們沒有成功。這是因為他們做事有始無終,在開始做事時充滿熱忱,但因缺乏毅力,不待做完便半途而廢。如果一個人常放棄他所期待的目標,那麼他就不會成為一個成功者,而隻能是功虧一簣的失敗者,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成了“白折騰”。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我們堅持下來,就一定能夠突出重圍。倘若遇到困難便不再堅持,給自己再換一個新的目標,所有的努力因為不能堅持幹下去而成為無謂的“折騰”。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讚美青鬆的詩生動地表明,站穩腳跟,目標明確,就能傲風鬥雪,立於不敗之地。

專注做事,總會打開成功的門栓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的方向,始終聚精會神謀發展。這充分說明,對於我國現代化建設而言,“不折騰”,堅持旗幟道路不動搖、聚精會神搞建設是多麼重要。

推及企業和個人,就是必須要以絕對專注的精神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不然無法避免“折騰”。美國明尼蘇達礦業製造企業(3M)的口號是:“寫出兩個以上的目標就等於沒有目標。”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企業經營,對個人工作也有指導。

“年輕人事業失敗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做事沒有目的性,他們的精力太過分散,以至於一無所成。”這是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在分析了眾多個人事業失敗的案例後得出的結論。事實的確如此,許多生活中的失敗者幾乎都在好幾個行業中艱苦地奮鬥過。然而如果他們的努力不能集中在一個方向上,每次努力隻是在做一些無用功而已。

一位農場主巡視穀倉時,不慎將—隻名貴的手表遺失在穀倉裏。他遍尋不獲,便定下賞價,承諾誰能找到手表,就給他50美元。人們在重賞之下,都賣力地四處翻找,可是穀倉內到處都是成堆的穀粒,要在這當中找尋—隻小小的手表,談何容易。許多人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仍一無所獲,隻好放棄了50美元的誘惑而回家了。

倉庫裏隻剩下一個貧困的小孩,仍不死心,希望能在天完全黑下來之前找到它,以換得賞金。穀倉中慢慢變得漆黑,小孩雖然害怕,仍不願放棄,不停地摸索著,突然他發現在人聲安靜下來之後,有一個奇特的聲音。那聲音滴答、滴答不停地響著,小孩頓時停下所有的動作,穀倉內更安靜了,滴答聲也變得十分清晰,是手表的聲音。終於,小孩循著聲音,在漆黑的大穀倉中找到了那隻名貴的手表。

這個小孩成功的法則其實很簡單:專注地對待一件事,你總會打開成功的門栓。

專注地對待一件事情,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聚精會神埋頭於自己的工作,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一個做事心不在焉的人也不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人士。當我們著手某一項工作時,要全身心地投入,千萬不要三心二意。隻有把專注當做工作的使命去努力完成,並逐步養成專注於工作的好習慣,你的工作才會出效率,才不會折騰於無效的工作中。

一個成功的經營者曾經說過:“如果你能專注地製作好一枚針,應該比你製造出粗陋的蒸汽機賺到的錢更多。”對一個領域百分之百地精通,要比對100個領域各精通百分之一強得多。麵對外界的幹擾,你的抗禦力決定了你成功的幾率;抗禦力越強,你成功的幾率就越大。

重慶煤炭集團永榮電廠的羅國洲是一名有30年工齡的普通而不平凡的員工,從燒鍋爐到司爐長、班長、大班長,至今他仍深情地愛著陪伴他成長並成熟的鍋爐運行崗位。就是在這個崗位上他當上了鍋爐技師,成為國內遠近聞名的“鍋爐點火大王”和鍋爐“找漏高手”;就是這個崗位,讓他感受到了一名工人技師的榮耀和自豪。

羅國洲有一副聽漏的“神耳”,隻要圍著鍋爐轉上一圈,就能在爐內的風聲、水聲、燃燒聲和其他聲音中,準確地聽出鍋爐受熱麵是哪個部位管子有泄漏聲;往表盤前一坐就能在各種參數的細微變化中,準確判斷出那個部位有泄漏點。

除了找漏,羅國洲還練就了一手鍋爐點火、鍋爐燃燒調整的絕活。在用火、壓火、配風、啟停等多方麵,他都有獨到見解。鍋爐飛灰回燃不暢,他提出技術改造和加強投運管理建議,實施後使飛灰含碳量平均降低到8%以下,鍋爐熱效率提高了4%,為企業年節約3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