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鍋爐傳統運行除灰方式存在的問題,羅國洲提出“恒料層”運行,經實施,解決了負荷大起大落問題,使標煤耗下降0.4克/千瓦時,年節約200多萬元。
羅國洲學曆不高、工種一般、職務很低,但他卻成為社會公認的技術能手和創新能手,他的成長經曆給我們的啟迪就是: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無論我們做什麼工作,都要認真鑽研業務技能,讓自己成為崗位上的專家。
一個人的潛能無限,但他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超人。“人能一其心,何不知之有哉?”意思是,人如果能夠專心致誌,那麼什麼事情辦不到呢?聰明的人懂得專注的重要性,他們做事的時候,能夠不讓自己的精力分散開來。隻有這樣,才能堅持於一件事而最終取得成功。
正所謂:“不是聚焦的太陽不能燃燒。”凡大學問者、科學家取得的成就,無一不是“聚焦”的功勞。從古至今,隻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心無二誌、專注勤勉的人。專注是通往成功路上的敲門磚,我們在追求成功、實現理想的道路上,必須學會舍棄一些東西,隻有這樣,才能避免無謂的精力浪費,從而更能集中才智,將一件事情做大、做精、做強。
對於企業和個人來說,隻有集中力量向著自己的目標邁進,將自己的事情辦好,不糾纏於無效的“折騰”中,我們才能夠更輕鬆、更順利地實現目標。
第十節 落實到位,拒絕“空折騰”
“坐而論道” 不如“起而先行”
古時候,有兩兄弟看到大雁就在眼前,兄弟兩人彎弓欲射,偏偏這時兩人爭執起來,一個嘀咕著射下來的雁要烹著吃,另一個嚷嚷著射下來的雁要煮著吃,最後都忘了放手射雁,大雁就這樣在兩人的爭論不休中飛遠了。
在工作中,我們也常常能看到這樣的人:隻會坐而論道,沉迷於文山會海,誇誇其談,將討論問題、撰寫報告作為落實的重心,重視製訂計劃、準備書麵材料等案頭工作,以嘴上、紙上的演示代替真正的落實。最終,除了嘴上說說之外,任務都沒有落實下去。
事實證明,坐而論道不如起而先行。當前的問題是“坐而論道”太多,而鮮有行動者。落實責任不能坐而論道,行動起來才是最好的落實。
1815年的春天,拿破侖從放逐地厄爾巴島回到了巴黎。很快,他就將整個法國的政權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一消息使歐洲各國的君主如臨大敵,並組織了第七次反法同盟。拿破侖迅速組織部隊進行抵抗,並製定了天才的戰略部署。
根據製定的戰略部署,法軍要在俄奧聯軍到達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將英普聯軍徹底殲滅。但是,這一戰略部署沒有得到貫徹落實。內伊元帥受命去占領布魯塞爾的重要陣地以牽製英軍,但是他猶豫不決,行動遲緩,沒能如期完成任務。
後來,在雙方激烈爭奪時,拿破侖又命令戴爾隆軍團由弗拉斯內向普軍的側後方開進,和主力部隊一道對普軍進行夾擊,但戴爾隆對命令理解不清,錯誤地向法軍後方的弗勒台開進,使這具有決定性的一擊延誤了近兩個小時左右,使英普聯軍逃脫了被全殲的命運。
史學家和軍事評論家認為,滑鐵盧戰役之所以失敗,主要是因為拿破侖既定的作戰方案沒有被他的部下嚴格地執行和落實。如果他的部下能不折不扣地執行和落實他的戰略部署,這段曆史就可能會被重寫。
由此證明,沒有落實的諸葛錦囊,也隻是一紙空文。在生活和工作中,存在著許許多多不落實或落實不力的情況,我們常常對此不以為然。但不落實或落實不力往往意味著失敗,意味著危機,甚至意味著付出生命的代價。可以說,落實到位才是對結果產生作用的真正力量,隻有靠落實到位,我們的企業才能更加欣欣向榮。
王忠誠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有“萬顱之魂”之譽,2008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人們經常說,“才不近仙者,不能為醫”。但王忠誠卻認為,自己不但不聰明,而且“比別人反應都慢”,這當然是自謙的說法,不過認真到位的工作精神卻是他不斷突破醫學禁區的重要法寶。
腦裏包含著密如紗網的中樞神經係統。中樞神經支配人的醒覺、思維、語言、內髒功能和肢體活動,被稱為人體的“司令部”。中樞神經細胞極為脆弱,缺血缺氧5分鍾就告死亡,而且不能再生。在直徑不到一毫米的血管上做吻合手術,無異於是在“萬丈深淵上走鋼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