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不折騰——踏實工作是唯一的成功路徑(4)(1 / 3)

無影燈下,王忠誠那雙曾拯救過許多生命的手,小心翼翼地揭起一塊顱骨。刹那間,一團粉白色顫悠悠搏動著的腦體顯現在眼前。他端坐在手術台前的圓凳上,透過花鏡和放大10倍的外科顯微鏡,給一位偏癱患者進行小腦血管吻合術。

每一次手術前,王忠誠總是從思想上做好充分準備,想到病人可能出什麼情況、怎樣預防或怎麼挽救,盡量讓手術達到理想的效果。他總是以最認真的態度麵對每一次手術。

幾十年來,王忠誠創造了令國內外同行歎服的一個又一個奇跡。他豪情滿懷地說:“現在,世界上能做的神經外科手術,我們國家都能做,而且手術技巧和質量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好的思想靠行動,好的概念靠運作,好的製度靠實施。馬雲曾經說過:“比起一個一流的創意,三流的執行,我寧可喜歡一個一流的執行,三流的創意。”最受尊重的人,永遠是把每一項工作都積極落實的人,而不是那些一直在“坐而論道”的人。

實幹是一切業績、一切財富的源泉,當我們樹立好目標卻不行動,再好的藍圖也是畫餅,再好的目標也等於零。我們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隻有目標沒有行動與落實,注定一切隻能成為“水中月”。要想實現當初的完美目標,就要首先將自己的工作積極落實。

落實戰略,要的是眼低手高

汪中求先生一直認為,中國絕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絕不缺少各類規章、管理製度,缺少的是對規章製度不折不扣的執行。好的戰略隻有落實到每個執行的細節上,才能發揮作用,也就是邁克爾·波特說的“各適其位”。

在高科技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飛速發展的形勢下,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和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一個要求精細化管理的時代已經到來。

在一次名人訪談節目中,博鼇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問了馬雲一個問題:你(阿裏巴巴)現在供應商當中有多少是中小企業?

馬雲的回答令龍永圖有些吃驚:“我們現在整個阿裏巴巴的企業電子商務有1800萬家企業支持會員,幾乎全是中小企業,當然沃爾瑪也好,家樂福也好,海爾也好,甚至GE都在我們這兒采購,但是我對這些企業一點興趣都沒有。”

龍永圖笑著說:“難怪人家說你是狂人,口出狂言。”在場的人們顯然都不太相信馬雲的大話。怎麼可能會有對大客戶不感興趣的企業呢?

馬雲不慌不忙地解釋道:“我隻對我關心的人感興趣。我隻對中小型企業感興趣,我就盯上中小型企業,順便淘進來幾個大企業,它不是我要的。就像你剛才講,龍(龍永圖)先生不購物,網上不購物,我一定沒有吃驚。但有一樣,我堅信一個道理,說有的人喜歡在海裏抓鯊魚、抓鯨魚,我就抓蝦米。我相信是蝦米驅動鯊魚,大企業一定會被中小型企業所驅動。所以我那時候就想企業在工業時代是憑規模、資本來取勝,而信息時代一定是靠靈活快速的反應。我唯一希望的就是用IT、用互聯網、用電子商務去武裝中小型企業,使它們迅速強大起來。”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了解到馬雲把大企業比做“鯨魚”,把小企業叫做“蝦米”,阿裏巴巴隻對蝦米感興趣,它的主要客戶是小蝦米而不是鯨魚。馬雲之所以盯緊“小蝦米”,眼裏隻有“小蝦米”,是因為他對中國中小企業的了解,以及阿裏巴巴自身的成長經驗。

馬雲把大企業比做鯨魚,將小企業比做蝦米,他隻注重蝦米的世界。在馬雲的眼裏,小蝦米並不小,他們集中起來可以形成很強大的力量,實際上,很多大企業都是由很多中小企業支撐起來的。比如波音飛機,名氣大不大?可是造一架波音飛機需要有幾十萬個中小企業給它提供零部件,如果離開了這幾十萬個中小企業,波音也好,空客也好,都是沒戲的。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是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諺語。但是,許多人雖然做到了前半句,卻忘了後半句。有大處著眼的思考模式固然是好,有大的目標,才有動力與壓力,但是若無“小處著手”,就相當於沒有地基的建築,怎麼不坍塌呢?小處著眼的思考調研模式,將使得目標不再遙遠。換句話說,小處著眼可以促進企業做好小事。雖然企業做好小事,未必保證成功,但總比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企業強一些。企業如此,每一個員工也是如此。

人之所以愛折騰,在於有一個被稱之為“夢想”的聲音在鼓動自己。太多時候,奮鬥之所以變成折騰,在於夢想沒有照進現實;夢想之所以是一個夢,在於眼高手低。“小事不願幹,大事幹不了”,是眼高手低者最容易犯的毛病。正因為隻夢想做大事而又總做不成,所以才會今天做東明天做西,以至於“折騰”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