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不折騰——踏實工作是唯一的成功路徑(4)(2 / 3)

我們身邊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願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太少。人們都想做大事,而不願意或者不屑於做小事,最終隻能是“空折騰”。把目標與日常的工作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

多數人所做的工作還隻是一些具體的事、單調的事,他們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不折騰”必須從這些小事做起。不屑於做小事的人做起事來十分消極,他們隻會糊弄工作,在無謂的“折騰”中浪費時間。

使命必達,將任務圓滿完成

聯邦快遞的總裁、前海軍陸戰隊員弗雷德裏克·史密斯說:“要想讓員工具有使命感,首先要讓員工知道他們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我的辦法是告訴他們——你所從事的是曆史上最重要的行業,你每天不停遞送著的物品不是沙子和瓦礫,它可能是某個心髒病患者的起搏器、治療癌症的藥品、F-18飛機的零部件,或者是決定一件案子審判結果的法律證據。”

作為一名員工,如果沒有使命感,那麼他就是一名不稱職的員工,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實際上,使命沒有不可到達的地方,關鍵是我們能否堅持到底。當我們遇到瓶頸的時候,總是容易被“不可能”限製,停在原地無法再有突破,而對使命的忠誠與信守,則是一種強烈責任感的體現,是我們堅持到底的力量。

安德魯·羅文,美國陸軍一位年輕的中尉。時正值美西戰爭(1898 年4 月至12 月美國與西班牙之間發生的爭奪殖民地的戰爭)爆發。美國總統麥金萊(美國第25 任總統)急需一名合適的特使去完成一項重要的任務,軍事情報局推薦了安德魯·羅文。

在孤身一人沒有任何護衛的情況下,羅文中尉立刻出發了,一直到他秘密登陸古巴島,古巴的愛國者們才給他派了幾名當地的向導。那次冒險經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僅僅受到了幾名敵人的包圍,然後設法從中逃出來並把信送給了加西亞將軍——一個掌握著決定性力量的人。

整個過程中自然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與個人的努力相關聯,但是,在這位年輕中尉迫切希望完成任務的心中,卻有著絕對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為了表彰他所作的貢獻,美國陸軍部長為他頒發了獎章,並且高度稱讚他說:“我要把這個成績看做是軍事戰爭史上最具冒險性和最勇敢的事跡。”

阿爾伯特在《致加西亞的信》一文中極力稱讚了羅文的精神,接到任務後,羅文沒有問“加西亞在哪兒”、“怎樣才能找到他”等問題,而是沒有任何借口、積極主動地完成了任務。作者還用現實中的例子作對比,說明有很多人在工作的時候,不積極主動,喜歡找借口。

很多人將羅文的精神歸結為“主動性”,實際上,關鍵不隻是這一點。不僅要主動,還要能把任務圓滿“搞定”。在工作中總是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事情做起來有時順利,有時困難重重。於是,我們不停抱怨,甚至想放棄,準備換一份工作。可是,在工作充滿問題的時候,就算我們換了一份工作,依然不能保證新工作中沒有困難、沒有問題。老板任用你就是需要你來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假如問題都被別人解決掉了,你隻需要做現成的、容易的事——這樣的工作恐怕很難找到。因此,當領導將事情交給你時,你就要為這件事情負責,爭取將事情出色地完成,讓領導絕對放心。

申香芝是陝西建工集團五公司油漆作業隊隊長。從 1999年起,她帶領100多名下崗、轉崗女工從零做起,走上了自立自強之路。

申香芝當油漆班班長時,企業效益普遍不好,相互之間拖欠嚴重。一次,油漆班拖欠一個商店的油漆款700元,商店催要,申香芝就找單位領導。

領導有點開玩笑地說:“別老跟自己人要錢,有本事去把別人欠我們的要回來。”

誰也沒料到,申香芝真去了。“前後十幾天,我就跟上班一樣到那家企業要賬,最後要回來7000多元,用這個錢還上了商店的油漆錢。”

因為申香芝的這種認真勁和辦事能力,她被專門抽調出來去要債。在不長時間裏,她先後為企業要回了都快拖欠成死賬的幾萬元欠款。

1999年,陝西建工集團五公司實行管理與勞務兩層分離,成立了勞務分公司管理生產工人,其中把120多名下崗和轉崗的油漆女工組成油漆作業隊。這些人多數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勞動技能差,家庭事務繁重,讓誰來當隊長成了一個難題。最後公司想到了申香芝。萬事開頭難。因為大多數女工都不會油漆,要手把手地教。作業隊從公司承建的工程中接手的第一個工程是慶安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