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不折騰——踏實工作是唯一的成功路徑(5)(2 / 3)

通過這種價值分析,我們就可以看到,每個人每一分鍾的工作價值都是可以量化的,你做了多少事,產生的多大價值,很容易就能計算出來。對於某些人來說,雖然看上去非常忙碌,但通過價值計算卻發現其實效率非常的低,這也就難怪領導會不滿意了。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呢?就是要把價值管理植入我們的工作當中,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有價值的事。一個高效利用時間的人善於將零碎的時間有機地運用起來,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短期內也許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但經年累月,將會有驚人的成效。

美國近代詩人、小說家和出色的鋼琴家艾裏斯頓善於利用零散時間的方法和體會值得借鑒。他寫道:

“當時我大約隻有14歲,年幼疏忽,對於愛德華先生那天告訴我的一個真理,未加注意,但後來回想起來真是至理名言,從那以後我就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處。

“愛德華是我的鋼琴教師。有一天,他給我教課的時候,忽然問我:每天要練習多少時間鋼琴?我說大約每天三四小時。

“‘你每次練習,時間都很長嗎?是不是有個把鍾頭的時間?’

“‘我想這樣才好。’

“‘不,不要這樣!’他說,‘你將來長大以後,每天不會有長時間的空閑的。你可以養成習慣,一有空閑就幾分鍾幾分鍾地練習。比如在你上學以前,或在午飯以後,或在工作的休息餘閑,五分鍾、五分鍾地去練習。把小的練習時間分散在一天裏麵,這樣彈鋼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當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書的時候,我想兼職從事創作。可是上課、看卷子、開會等事情把我白天、晚上的時間完全占滿了。差不多有兩個年頭我一字不曾動筆,我的借口是沒有時間。後來才想起了愛德華先生告訴我的話。到了下一個星期,我就把他的話實踐起來。隻要有五分鍾左右的空閑時間我就坐下來寫作一百字或短短的幾行。

“出人意料,在那個星期的終了,我竟積有相當的稿子準備做修改。

“後來我用同樣積少成多的方法,創作長篇小說。我的教學工作雖一天繁重一天,但是每天仍有許多可以利用的短短餘閑。我同時還練習鋼琴,發現每天小小的間歇時間,足夠我從事創作與彈琴兩項工作。”

艾裏斯頓的經曆告訴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零散的時間是大可利用的,如果你能化零為整,那你的工作和生活將會更加輕鬆。

處在知識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人們常因繁重的工作而緊張忙碌。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讓自己忙出效率和業績,我們就要向艾裏斯頓學習,培養自己重視時間價值的習慣。

善於利用時間要比善於利用財富更重要,這恐怕是一個不用多加說明的常識。所以,時間管理學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有實用價值的。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節奏,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工作和身體,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折騰”,享受更輕鬆、更簡單的生活。

把精力放在最具“生產力”的事情上

上帝最公平的地方,就是賜給每個人相同的時間——一天24小時。很多人抱怨時間不夠用,卻很少去追究為何如此。

當你麵臨很多的工作,不知如何著手時,當你耗盡全身的精力,工作效率仍然提不上去時,當你為花了太多的精力做沒多大意義的事而懊悔不已時,我們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將精力放在最具“生產力”的事情上。“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終的工作成效隻能用“折騰”概括。

“分清輕重緩急,設計優先順序”,優秀員工都是以分清工作主次來統籌安排精力和時間,把有限的精力和時間用在最具有“生產力”的地方的,這是他們比別人更優秀的奧秘所在。

如果一個人解決問題不懂得從重點問題入手,就等於沒有主要目標,那麼他做起事來的效率必然會十分低下。相反,如果他抓住了最具“生產力”的主要矛盾,解決問題就變得容易多了。

查爾斯是一個具有重點思維習慣的人。他於1970年加入了凱蒙航空企業從事業務工作,3年以後,美國西南航空企業出資買下了這家企業,查爾斯先後擔任了市場調研部主管和企業經理。他由於熟悉業務,並且善於解決經營中的主要問題,使得這家企業發展成北美第一流的旅遊航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