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複雜的,但也是簡單的,隻是我們常常被自己的習慣性思維禁錮,從而把簡單的事情弄複雜了。如何將複雜的事情回歸於簡單,根除工作的“複雜病”,是每一個員工需要思考的問題。隻有學會了簡單思維,我們才能在“不折騰”中達到高效。
保證效率,學會拒絕是關鍵
拒絕的技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溝通能力。在決定你該不該答應對方的要求時,應該先問問自己:“我想要做什麼” 、“不想要做什麼” 或是 “什麼對我才是最好的”。每當做決定時,我們必須考慮到,如果答應了對方的要求是否會影響既有的工作進度,而且會因為我們的拖延而影響到其他人?而如果答應了,是否真的可以達到對方要求的目標。一個做事目的性強的人要懂得說“不”的藝術。
李斯特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有一天,他和客戶約好在一家茶樓裏談業務,他用盡渾身解數給這位客戶介紹了業務內容,但是這位客戶好像誠意不太大,心不在焉地喝可樂,好像根本就沒有聽進去。
李斯特知道他是搞電腦硬件銷售的,而漢斯在大學學的就是電腦,他就轉移話題大談當今電腦硬件在市場上遇到的普通問題。結果把對方的興趣提了上來,最後兩個人約定下個星期再見麵,正式簽單。
李斯特非常興奮,到了那天,早早地就準備好了一切相關的材料,然而這時他的手機響了,是他的主管說有個多年沒有聯係上的大學同學要來,讓漢斯幫忙去機場接一下機,而主管自己卻沒有時間。
李斯特覺得這是主管交代的事,自己應該幫忙,再說時間還早,於是他就答應了。
由於堵車,等他從機場回來,客戶早就走了,痛失了一單千辛萬苦才談下來的保單。
李斯特不會拒絕,為自己招攬很多的事,結果也就無法專注於自己的要事。學會拒絕才能專注於要事。然而對於許多人來說,拒絕別人的要求似乎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對於職場人士而言,隻有學會了適當的拒絕,我們才能避免無謂的“折騰”。將精力集中到自己的工作上,做一個高效率的職場達人。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而且你也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因此,你應該學會說“不”,將主要精力放在自己認為是最重要的事情上。一些員工在工作中每天都忙忙碌碌,但他並沒有作出什麼很有效的成績,這是為什麼呢?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懂得拒絕,大事小事統統全包,不分先後,不知道做好協調,隻要別人一開口,他就會忙前忙後的忘了更重要的事情,弄得丟了西瓜專揀芝麻。學會拒絕的另一條很重要的原則是要慎許承諾。否則你就會被很多額外的事情占去自己的精力,甚至到最後落得一個別人和自己都不滿意的結局。
拒絕是保障自己行事優先次序的最有效手段。下麵我們列出幾條拒絕別人的技巧,供你參考:
1.要耐心傾聽請托者所提出的要求。
2.如你無法當場決定接納或拒絕請托,則要明確地告訴請托者你要考慮的時間到底有多長。
3.拒絕接納請托應顯示你對請托者之請托已給予慎重的考慮,並顯示你已充分了解到請托者事項重要性。
4.拒絕接納請托在表情上應和顏悅色。
5.拒絕接納請托者應顯露堅定的態度。
6.拒絕接納請托者最好能對請托者表明拒絕的理由。
7.要令請托者了解你所拒絕的是他的請托,而不是他本身。
8.拒絕接納請托之後,如有可能你應為請托者提供處理其請托事項的其他可行途徑。
9.切忌通過第三者拒絕某一個人之請托,因為一旦這麼做,不僅足以顯示你的懦弱,而且在請托者心目中會認為你不夠誠意。
第十二節 業績為王,不要“白折騰”
用業績說話,功勞比苦勞更重要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句話經常被那些能力不夠、對待工作沒有盡力的人拿來安慰自己,並常常成為抱怨的借口。他們認為工作隻要做了,不管有沒有結果,就應該算成績。當上司交給的任務沒有成功地執行到位的時候,他們就會產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想法,覺得管理者會諒解自己的難處,會考慮自己的努力因素。
“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這是寫在《聯想文化手冊》中的核心理念之一。也許還有很多人對這個理念難以認同,主要是在感情上難以接受,因為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苦勞”也是衡量一個人成就的重要方麵。源於這些思想的泛濫,才出現了各行各業的形式多樣的表麵工程——表麵是在努力工作,最終並不能帶來好的結果,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成了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