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三種溝通形式(1 / 2)

溝通的基礎是公開、透明、讓大家知道。溝通也有其他的意思,如討價還價。磋商、對話、談判……諸中此類,若不分出子午寅卯,可能會把溝通理解得糊裏糊塗。

從實質意義上講,溝通就是拉近人的心理距離。

比如上級和下級之間的“管道”不通暢了,有了怨氣,要溝通。

比如朋友之間有了“鴻溝”,造成“利益糾紛”,要溝通。

比如父子之間有了“代溝”,出現了所謂叛逆的子女,霸道的父親,要溝通。

看起來,溝通是多麼變化多端。然而細究起來。我們姑且可以將其分為以下三種方式予以分別對待。

單向溝通與雙向溝通

根據向式意義理解,溝通應該分為單向式的和雙向式的兩種。

單向溝通指的是主方以一己的意願向對方發布訊息,對方不必提問,隻有接受。

單向式溝通的模式在上下級關係中使用得很普遍。比如演講、講課、作報告、發布命令等就屬於單向式的溝通。單向式的溝通是指令式的,不涉及對方的訊息反饋。

比如老師向學生布置作業,又比如企業老板向下屬布置工作任務,或者向部門負責人交代工作等,這都屬於單向溝通。單向溝通有命令式的意義,所以在實行單向溝通時,主方要特別注意溝通渠道和接受者的接受能力,尤其重要的是你的語言是不是完整地表達出主方要向對方表達的意圖。

雙向溝通是建立在平等的溝通權與話語權前提下的訊息交流。

雙向式溝通沒有特定的規則,普遍存在於人們日常生活中。在正常情況下,人們是比較認同雙向溝通的,它是一個反複的過程,比如一個訊息,主方先傳達過去,對方有什麼不理解,有什麼意見,反饋回來;然後再傳達過去,再反饋回來,是一個循環往複的過程。在雙方的意見達到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前提下,雙向溝通才算是有效的。雙向式溝通最好的武器是“嘴”,但“嘴”並不是說服的“嘴”,而是達到某種共識的“嘴”。

現代人都想成為說話高手,想借言語來說服別人,但卻忽略了溝通的目的是為了和諧的相處,不是證明自己對就算了。在辦公室裏,上司找屬下溝通常是為了說服,結果越溝通,越生鴻溝。這就難以達成“雙向”的溝通。

如果在言辭之間挑戰到了他的自尊心,不妨以真正的萬靈丹——讚美來開頭。甜言蜜語人人愛聽,鼓勵的功效應該勝於批評,不要讓任何負麵的言語不自覺地從舌頭滑出,這才是雙向溝通的意義。

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

正式溝通是隨著正式組織機構的產生而產生的人際溝通。正式溝通一般在團隊的報告、請示、預算、會議等場合出現。優點是比較嚴肅規範,目的明確,約束力強,易於保密,可使信息溝通保持權威性,具有較好的整體效果等。所以正式溝通一般常出現在團隊內部人員之間的溝通。按訊息流向,正式溝通又可細分為上行式溝通、下行式溝通與橫向式溝通三種。

1.上行式溝通。指團隊裏下級人員以報告或建議等方式,對領導反映情況,讓領導了解和掌握下級人員當前的想法和意見,從而使領導決策人員能迅速作出反應,采取有力措施,解決或改善團隊內部所麵臨的問題。此外,團隊內部員工直接找上司(指頂頭上司)交談,在一種親近溝通的語言中,可以使他們在緊張的情緒和所受壓力上得到某種程度的緩解。

2.下行式溝通。下行溝通是團隊依照組織機構的係統原則,將訊息由領導分階傳至下屬,最後由部門主管階層傳至執行階層的員工。這種溝通的優點是上下級之間的地位距離較近,能使執行者理解、讚同並支持領導層所做的決策,這有助於團隊內部的團結合作,減少心理對抗的可能性。

3.橫向式溝通。橫向溝通也叫平行溝通。主要是指平行階層之間的人際溝通。比如,按國家行政級別劃分的行政職務,常常會有各種級別的會議召開,在團隊裏,同樣如此。高層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中層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和基層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這種溝通大多發生於不同命令係統聞而地位相當的人員之中,這種溝通彌補了其他形式溝通中常常出現的不到位的情況,減少了衝突,使各部門之間、各員工之間在工作上能自覺地積極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