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嘴說什麼話,怎樣與陌生人語言應對,決定了你與陌生人交往的質量。那麼如何與陌生人通過說話進行溝通呢?
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準備。有些人可能在與人初次交往時,特別想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因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上,而自己想說的話幾乎不記得了,談話時語無倫次,不知從何處談起。另一種情況是幼稚心理的表現,以自我感覺、想法和需要為中心來看待外界,於是,當你自己站在陌生人麵前時,總感覺對方的眼睛一直在注視著自己,並隨時會做出種種評價,從而使你感到手足無措。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會嚴重地影響與陌生人打交道能力的發揮,也給自己內心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其結局是越想好好表現,卻越適得其反。
其次是說話要做到有尺度、有分寸。初見陌生人,你對他的社會背景、生活環境、職業地位、性格品性還不了解,因此,說話時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尺度、掌握好分寸,以免造成誤解,傷人害己,貽誤正事。
另外,與陌生人進行語言溝通時要始終抱著尊重的態度。任何時候與任何人交往,尊重都是非常重要的,麵對陌生人更是如此。因為,尊重首先是對他人的肯定,另外也體現了本人自身的素質。這一點如果都沒能做到的話,下麵的工作肯定是無法開展了。
和陌生人進行語言溝通的能力屬於情商的一部分,無論就業與否,隻要身處社會之中,就不可能封閉自己的嘴,既要用理智給自信充電,又要坦然地麵對每一位陌生人。
用心、用嘴和陌生人溝通是最有效的溝通!
與上門推銷人的溝通
說到上門推銷員,很多人立馬就會深惡痛絕。為什麼深惡痛絕?一個字:“煩”!
是的,因為“煩”,誰願意和推銷員溝通?這本來是沒有必要談的話題,但想到和諧社會應有的彼此人格尊重,推銷員在這方麵卻成了莫名的死角——這是不爭的現實——我們覺得市井們也應該好好的反思一下了。
一位先生拿著新研發出來的洗發液到一戶人家推銷,女主人把產品拿在手裏仔細審視一番,然後淡淡地說:“你這是假冒產品吧?我可不敢亂買送上門的貨!”說完就要關門,殊不知這位推銷員卻不是一盞省油的燈,他臉色有些異樣,纏在門邊,麵帶微笑地向她解釋了起來:“在這裏,不管這單生意是否能談成,但作為顧客一定不能抵毀人家的東西。你不買可以,說明自己的理由,但不能指責說產品不好,因為對你並不了解的東西,你無權對它做出好壞評價。”此番話說得那位戶主的臉青一陣白一陣,尷尬至極。
如今隨著上門推銷業務的愈演愈烈,很多人對上門推銷人員存有的偏見也在漸漸地消退,但仍有一些人對上門推銷人員存有一定的戒心:一是怕對方是壞人,另一個是怕被騙。這不能怪是誰的錯,要怪得怪社會機製太不完善,新事物處於參差不齊中時,自然難以一下子就得到廣大民眾的接受。這在情理之中。
那麼,對這種擋不住的趨勢,對這種隨時都有可能碰見的事,我們該怎樣與上門推銷人員溝通,才能真正買到自己喜歡的物美價廉的物品而又不至於被長時間打擾呢?
1.對上門推銷人員持端正態度,不歧視。現在,仍有一些人對上門推銷人員抱有歧視心理。認為他們做的是一種求人的工作,既然來求我,那我當然要趾高氣揚、高高在上了。其實,你的這種想法早已過時了,在國外,上門推銷是一種非常正常的事,根本不會有人看不起推銷人員,反而會認為這是給自己製造了購物方便。你的這種姿態可能會影響彼此之間的交流,甚至給人造成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