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職時推銷自己要講求一定的技巧
大凡在擇業受聘時,能創造神話大獲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這就是他們往往比別人想得更多一點、更深一點。
美國加州的一位大學生,正急於找一份工作,他幾乎是衝進一家報館,對經理說:“你們需要一個好編輯嗎?”對方答:“不需要”。“記者呢?”“不需要。”“排字工人呢?”“不,我們現在什麼空缺也沒有!”“那麼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大學生從公事包中拿出一塊精致的牌子,上麵寫著“額滿暫不雇用”。經理看了牌子,笑了,立刻打了個電話,把這件事說給老板聽。隨後經理笑嘻嘻地說:“如果你願意,請到我們廣告發行股來工作。”後來這個年輕人成了這家報館出色的經理。這位大學生的幽默表明,他堅信所有單位的大門永遠是對真正的人才敞開著的,而“額滿暫不雇用”僅對庸碌之輩而言。正是在這一點上,他和報館經理、老板取得了溝通。如果大學生喋喋不休地介紹自己的閱曆和能耐,這位經理也許連聽也不會聽。
類似的例子俯拾皆是。鋼鐵大亨威伯早年求職時,也曾跑斷了腿,一天他又硬著頭皮進鋼鐵公司。麵對操縱去留決定權的關鍵人物開始了對話:“請坐!”其實沒有椅子或凳子。這小小的陷阱迷惑許多人說“沒關係。”(反正無椅可坐,落得謙恭),而史威伯不,他道聲謝謝,就匆匆忙忙去隔壁辦公室借來一把椅子。行動雖小,內涵博大。
你留意觀察,成與敗的差別是很小?成功不過是比失敗更多點內容,幾個微妙的字,幾句精彩的對話,一個多擰了四分之一的螺釘,一把借來的椅子。這多出的內容折射出你內心的執著堅韌、積極奮進的良好心態,幫助你把握身邊的機會。機遇與我們的一生休戚相關,她像一個美麗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倏然降臨在你身邊,你無需受寵若驚,但一定要慎重對待,假如稍不留意,她就翩然而去,無論你怎麼扼腕歎息,再也無法挽回。正如那句古老的諺語:通往失敗的路上,處處是錯失了的機會,做好準備迎接幸運從前門進來的時候,別忽略了從後窗潛入的機會。
1.推薦自己應注意對方的需要
在推薦自己的時候,應該注重對方的需要和感受,並根據他們的需要和感受說服對方,被對方接受。北京某大學新聞係的女生小菲,學習成績好,業務能力強。聽說一家全國性報社招人,她先花一天時間鑽圖書館研究這家報紙,然後拿著自己的簡曆和作品闖進報社總編輯辦公室。總編看後問道:“你為什麼來我們報社?”“你覺得我們報紙有哪些特點,哪些不足?”……幾番對答,總編不住頷首,結果小菲如願以償。小菲的成功,在於能注意對方的需要而被接受。
2.推薦自己要引起別人的注意
推薦自己必須先從引起別人注意開始,如果別人不在意你的存在,那就談不上推薦自己。那麼,如何引起別人的注意呢?關鍵是要有自己的特色。這裏所謂特色,並非什麼文憑、哪個單位鑒定合格不合格,隻要是接受的人認為有特色就可以了。
3.把握住麵對麵推銷自己的要領
人們通過麵談可以取得推薦自己、說服對方、達成協議、交流信息、消除誤會等功效。麵對麵推薦自己時,應注意和遵守下麵法則:依據麵談的對象、內容做好準備工作,語言表達自如,要大膽說話,克服心理障礙;掌握適當的時機,包括摸清情況、觀察表情、分析心理、隨機應變等。
4.推薦自己要有靈活性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對人才的需求也是這樣。假如你盡管針對對方的需要和感受仍說服不了對方,沒能被對方所接受,你應該重新考慮自己的選擇。倘若期望值過高,目光隻盯著熱門單位,就應適時將期望值下降一點,目光多盯幾個單位,還可以到與自己專業技術相關或相通的行業去自薦。谘詢專家奧尼爾如是說:“如果你有修理飛機飛擎的技術,你可把它變成修理小汽車或大卡的技術。”
5.推薦自己要注意探製情緒
人的情緒有振奮、平靜和低潮等三種表現。在推薦自己的過程中,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是一個人自我形象的重要表現。情緒無常,很容易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為了控製自己開始亢奮的情緒,美國心理學家尤利斯提出了3條有趣的忠告:“低聲、慢語、挺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