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猴與工藝美術(1 / 3)

工藝美術作品是人們內在的思想觀念、思維情感、審美趣味等“動於中而形於外”的一種重要外在顯現。因而,考察和探討猿猴形象在工藝美術領域裏的表現,是了解人們對於猿猴所懷有的種種觀念和情感的一個有效途徑。

在諸多工藝美術品當中,猿猴是常常出頭露臉的重要角色之一。諸如石雕泥塑、玉飾瓷器、繪畫剪紙、兒童玩具等等,都不乏以猿猴作為主要表現對象的作品,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而且在人們的生活中具有多方麵的功效。

有主要表現猿猴的自然形貌、生活習性、性格特點的。

北京平穀上宅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曾出土過一件黑色滑石質地的猴形佩戴飾物,全長3.1厘米,最寬1.4厘米,最厚1.35厘米。猴兩耳上聳,好像在機敏地傾聽發生的動靜;頭上兩隻大大的、圓圓的眼睛,仿佛在深深地凝視著什麼;下巴尖尖的;身子作蟬形。猴的背部有一個小孔,是佩戴時穿係繩子用的。這說明猿猴形象很早就出現在人的佩戴飾物、玩器擺設中了。整個飾物簡練而又生動傳神,顯示了遠古時代,猴的雕刻技藝已相當成熟了。

有一件宋代瓷質的小玩具,高5.5厘米,通體施青黃釉。從神態形貌來看,這是一隻小猴,正雙手捧著水缽在喝水,一邊喝一邊還歪著頭看什麼,十分頑皮可愛。

猿猴也是文人墨客畫筆下的愛物之一。例如宋時畫家易元吉作有《聚猿圖卷》,畫上十多隻猿猴正在林木山澗縱情嬉戲,有的鑽入山洞,有的攀樹爬枝,有的互相追逐,有的彼此耍逗。猿猴們動作不同、神態各異,顯示了畫家對猿猴的敏銳觀察力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南宋時期的《猿鷺圖》也是其中的著名作品:蒼山青鬆之下,一隻猿猴伸著長臂,得意揚揚地抓住一隻白鷺不放,急得白鷺的同伴在樹頂大叫起來。猿猴的頑皮與惡作劇,在作品中展露無遺。在民間年畫、剪紙、玩具中,這一類猿猴形象更為常見,而且題材更加豐富,表現也更有情趣,如猴子摘葡萄、猴子摘石榴、猴子推磨、猴子拉車、猴子抽煙、猴子逗獅子等。其中又以各種各樣的猴子捧桃圖案最為常見,有一隻猴雙手捧著大桃子的;有對稱的兩隻猴共捧一個桃子的;也有母子猴共同享用一個桃子,母、子相互推讓的;還有一群猴子捧著桃子的,如此不一而足。桃本是猴子喜吃的果物,同時它在中國民間信仰裏又被認為有益壽延年的神奇功效,因而猴子捧桃圖,除表現猴子的自然生活習性外,又往往有祝願人長壽的意義。猴年過春節時,一些人家常愛在門上貼這樣的春聯:“猴獻仙桃祝萬福,日臨大地發千祥”;“天增歲月人增壽,猴獻蟠桃鹿獻芝”等,說的就是同樣意思的吉祥話。

猴子生性頑皮好動、喜愛並善於模仿。流行於河北、山東一帶民間年畫中的、有名的猴搶草帽題材,就將猴子的這一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情趣盎然。例如清代山東濰縣的《猴搶草帽》,畫麵上一個老漢推著裝著草帽的獨輪車,路過“花果山”,猴子們看見老漢戴著草帽,便一擁而上,把草帽搶個精光,有的戴上草帽後,得意地在車上拿大頂;有的甚至頭上戴著一頂、兩手各拿一頂帽子,站在老漢的肩膀上耍開了雜技!一群猴子將老漢推推搡搡,老漢手足無措,徒呼奈何。山東平度的一幅清代年畫,表現的也是這類題材。畫中老漢的草帽已被搶得所剩無幾,甚至連他的扁擔、褡褳、煙袋、煙荷包、褂子和一隻鞋子都被搶去,一隻猴子還正在扯下他的褲子!猴子們的調皮搗蛋,真叫人哭笑不得。但年畫講究個吉利,這類猴搶草帽題材,除生動有趣外,也往往有祈祝買賣興隆、商品暢銷的寓意。平度年畫上的題字:“來此山道,猴搶草帽;無法也治,一場好鬧,買賣風快。”以及猴兒們舉著的“千出萬入”牌子,道破了這類年畫裏蘊涵著的人們心中的理想和現實的追求。

其他,在兒童玩具、工藝禮品等方麵,也常有這類主要表現猿猴自然形貌和生活習性的作品。比如前麵提到的陝西民間布製玩具公母猴,主要供孩子們玩耍或家庭擺設使用,同時也帶有生殖崇拜的意味。北京的兒童娛樂習俗中,有一種叫“猴攀杠”的遊戲。道具多是民間百姓自己製作或出售:先將兩條長約3寸、寬約2分的五合板相對並立;在下邊1寸高的地方,夾一塊6分長、2分見方的短木;從長木板的外側左右兩頭各釘一個小鐵釘;在長木板上端2、3分處穿上上下兩根棉線,線略鬆動;再用三合板銼一隻猴子的身軀;另做二臂二手,夾係在猴子的身軀上,使能自由活動,臂伸向上要高於猴頭;將猴兒的兩隻手臂穿在五合板架的兩根線上;猴子落入框架下,兩腿要略高於架下的橫木。玩耍時,兒童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舉框架下端,輕輕用力、一捏一鬆,猴子便會上下翻動,作出撐臂、輪轉、下掛等姿勢。是以前北京百姓家裏孩子們愛玩的遊戲。而在我國南方許多出產椰子的地方,隨處可見用椰殼做成的工藝禮品雕塑,它們有一個好聽而又有詩意的名字——“椰雕”。椰雕的內容不少,但據筆者旅遊中所見,似乎猿猴類居多,這大概是由於椰殼的橢圓形狀和長須比較適宜於表現猿猴弓腰駝背、毛發飄飄的形態罷。1994年底,筆者到海南出差時,就曾帶回了幾個這樣的椰雕,分贈親朋好友;自己留下的一個,是母子猴:母親雙目炯炯、長發垂肩,臂彎裏緊緊摟著自己的孩子;小猴在媽媽的懷裏探出頭來,好奇地看著外麵的世界。1996年,一位日本友人回國,我們在北京又買了一個椰雕,作為富有中國特色和風味的工藝禮品送她。不過這回,椰雕上隻雕了一隻猴子,戴著頂紅色瓜皮帽,樣子滑稽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