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二生肖中的一員,猴子形象也在係列表現生肖動物的工藝美術品——例如年畫、剪紙、雕塑,乃至郵票、錢幣等中出現。其中猴子或者單獨成圖,或者與人組合在一起,猴的身上往往背著“申”或“申猴”字樣。這類工藝品,雖然從猴子形象的表現來看,與上述作品沒有太大的差別,但突出了猴作為生肖動物的文化意味,特別與其他十一種動物合在一起時,更具有傳播“生肖文化”知識的作用。我國古代有一種“厭勝錢”或稱“壓勝錢”,即以圖案或吉利話裝飾在銅錢上,認為它有驅邪取吉的功效。古人常將這種厭勝錢戴在身上,或掛在家裏,以求平安順利。清代以來,民間最常見的厭勝錢是一種十二生肖銅錢,這種生肖錢常分開製成,以供不同生肖的人選擇佩戴。據說,這種生肖錢在宋代就已出現:右方是本命星官,左方雲端坐著一猴,伸出的手臂中握有一支筆——可能暗示必定封“侯”吧。背後銘文為“申生人,錢四萬貫,合納第三庫”,意為屬猴的人一生可得錢四萬貫。可見生肖猴的工藝品,除作娛樂裝飾、審美鑒賞等之外,有時還被認為有驅邪避祟、取吉納祥的神奇功效。
猿猴形象在工藝美術類作品中,還常作為諧音“侯”的象征物出現。
利用漢語語言中的同音字現象,來形象、含蓄地表達人們向往和追求吉祥幸福、快樂如意等願望,是中國傳統文化裏諸多吉祥物形成的重要途徑之一,比如用鹿諧音“祿”,蝙蝠諧音“福”,鹿和蝙蝠畫在一起,就表示“福祿雙全”。“侯”是中國古代的高貴爵位之一。現實生活中,能享有侯位的人很少;希冀擁有高官厚祿、擺脫貧窮和無權無勢、或權勢不夠滿足需要境遇的人卻很多。因此,以“猴”來諧音“侯”,既含蓄又形象地表達“加官封侯”願望的吉祥畫,無論在士人權貴,還是在普通老百姓那裏,都大受歡迎。較常見的圖案,如本書開篇便提及的,猴子騎在一匹奔馳的駿馬上,有時旁邊還飛著幾隻蜜蜂,表示“馬上封(蜂)侯(猴)”;母猴背著子猴,諧音“輩(背)輩(背)封侯(猴)”;其他,猴子舉棍,似乎在捅馬蜂窩,一隻鹿昂首站在梅花樹下,表示“封(蜂)侯(猴)得祿(鹿)”;諧音“封(蜂)侯(猴)掛印”等等。猴子與侯位的聯係,顯然是後來人發明添加的,不過這一聯係,使得猴子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更帶有喜慶、吉祥的味道。
前已提及,孫悟空是猿猴世界中最著名的英雄,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展示這位齊天大聖迷人風采和輝煌業績的工藝品自然不會少。僅以民間年畫而言,從孫悟空拜師學藝、龍宮索寶、花果山操練眾猴、大鬧天宮,到取經路上的高老莊收八戒、大戰蜘蛛精、剿滅蠍子洞、製伏黃獅精,直至西天取經成功,無不有所表現,特別是三打白骨精和三盜芭蕉扇等有名的故事,更為常見,形式也更多樣。在孩子們的遊戲玩具裏,孫大聖的形象也常出現。比如現今城市鄉村裏的孩子們都愛戴假麵具玩耍,麵具眼部挖空,兩端係一根鬆緊帶,戴在頭上不掉,又可以看視。麵具人物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一休、黑貓警長等。據專門研究過北京民間兒童娛樂習俗的王文寶介紹:小孩子們最喜歡的還是孫悟空麵具,因為孫悟空神通廣大;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戴著孫悟空的假麵具一起玩耍,還會爭著說自己是真孫悟空、別人是假孫悟空呢!老北京街頭的捏江米人兒、畫糖人兒、吹糖人兒的藝人,也根據孩子們的需要,製作出各種形態的孫悟空,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