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達了對他的慈善名人俱樂部和公益國學講堂很感興趣。那天我才知道彭江濤老師在北京和外地已經做了兩年的公益講座。在北京和全國已經有了數以萬計的學員聽過他們的課程。他做課的方式與眾不同,很有趣。他邀請的所有的講課專家,包括一些“大牌專家”都被要求全部為公益講課,不支付講課費,所有聽課學員也同樣免費參加,就連課程培訓場地的提供方同樣也必須為免費會議場所,而且光北京就不止一個活動場地。這樣一個“三免”的公益課程就這麼免費開到今天。
我不由得對他心生敬佩。不管怎麼說,這個經濟社會早已經習慣於萬事論價,甚至是時間。公益在某些情況下經常會變相成為掙錢的一種新型誘餌。像彭江濤老師那樣一做公益就是兩年,搭出大量的人力、時間和財力去運營一個國學公益講堂談何容易?的確少見。他的一些個人觀點,比如今天的中國文人應該有一份清高,應該出汙泥而不染,不要為眼前的金錢名利所動,困在其中不能自拔。再比如,在弘揚傳統文化中,要以繼承為根本,中國需要“大師”,但很多文化名人不一定就是“高人”。學問不僅要能說,更要會用,要經得起別人的質疑。再比如讓經濟為文化搭台,別讓文化失掉根本。一個民族的傳統關鍵在於重複,重複是一種力量……而他自己肯身體力行地重複做這份公益,讓人欽佩。就憑這一點,我就對他的善根有充分的信任。
而對我的“零極限健康靜心屋”,彭江濤老師也是非常有感覺的。他覺得我提出的健康靜心概念很好,認為“零極限健康靜心”的確是當今社會的現代人,尤其是社會精英人士非常需要的一種身心靈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也表示對我的健康靜心屋十分感興趣,願意日後在推廣上和他的俱樂部和國學堂資源整合,把這樣的正確的生活方式引入進去,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那天不知不覺中我們溝通了四個小時,大家對弘揚傳統文化、國學精髓繼承和健康靜心思想進行了比較透徹的探討,並對日後可能會有的合作,達成了高度的共識。彭江濤老師深厚的國學底子讓我驚訝,他對傳統文化有著獨到的見解,尤其在佛學、易經等方麵有著非常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修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們相互對於今天大眾文化需求,方方麵麵的溝通非常清晰,也非常簡單,不需要太多額外的解釋。在我的感覺中,他的人生哲學已經進入“大道至簡”的境界了。而他對人生、命運的認識都帶著宇宙層麵的智慧和靈性,並且他能通過對生活中儒釋道傳統文化的融會,將繁雜的道理深入淺出地詮釋出來。
然後就是我和彭江濤老師一年多的交往。
我們一直還沒有進入商業合作的層麵。彭江濤老師確是個大忙人,忙著北京自己家的事業,忙公益國學講堂的日常運行,忙著全國飛來飛去作傳統文化講學,忙著各種各樣的慈善募捐活動。現擔任一個扶貧基金會的副秘書長。經常打電話都是在外地。現在約他都要提前一兩周預約才行。
但即便是這種狀態,任何時候我需要約他或安排公益講課,或溝通靜心理論,甚至我寫小說《走進你的心靈靜心屋》需要尋找寫作的靈感,再抑或這次工程浩大的計劃幾十本的《零極限健康靜心係列叢書》出版計劃需要他反複地采訪配合,他每次都會答應我。沒有推托,也不需要解釋什麼,甚至到後來就直接一句話:“你說要我幹什麼吧。”
沒有金錢,沒有生意交往,也不是情感朋友,甚至幾乎沒有時間以朋友的理由約出來聊天,但是卻有一份不需要理由的默契。
因此我隻能解釋為“緣分”。因為沒有理由,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但是卻能心有靈犀地一起做事,一起探討文化係統,並且一起往實施的路上前行。
我們對身心靈深刻的溝通是緣於小說《走進你的心靈靜心屋》的創作和《零極限健康靜心係列叢書》的寫作。他把他對心靈、靜心方麵幾十年的感悟體驗和知識積累,毫無保留地分享出來。我們一起探索傳統文化中核心道德體係的推廣,共同構建健康靜心係統的關聯和發展。因為他平時太忙,關於此書的采訪我們進行了五次。
溝通的內容過於龐雜,但本書決定鎖定“生命信息的秘密”來揭示很多身心靈生命本源的東西。因為“生命信息的秘密”是解決個體與宇宙矛盾的有效方法論,同時又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矛盾衝突的有效思想體係。
我們的采訪話題從生命信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