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換式學習
在某些企業,我們通常會看到這樣一個現象:一位經理前兩年在企業的一個部門任職,而接下來的兩年,卻轉入另一個部門任職,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工作輪換”。它適用大大小小的企業。一般企業規定一兩年內某些管理者的崗位就可以輪換一次。到那時,新的崗位,新的職位,新的員工,新的問題,一切從頭開始,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出全能人才。
15.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
孔夫子在2000多年前就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這作為一種精神被人們廣為傳道,但這更像一種修煉或是陶冶情操,而不是基於提高能力的學習。現在,這種思想不再是治學的要求了,而是社會的需求,是工作的要求。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主席埃德加·富爾說過:“我們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勞永逸地獲取知識了,而需要終身學習如何去建立一個不斷演進的知識體係——學會生存。”
學習是一個終生積累的過程,學到的東西越多,就越覺得自己欠缺很多。追求卓越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我們窮其一生也不能遊到學海的盡頭,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持續成長。
學習是人的天生本能,它可以不斷進行知識結構的重組——一邊是遺棄舊的,一邊是吸收新的,並不斷創造新的知識。善於不斷地學習是優秀員工的根本特征,他們能夠有效地利用認知的策略,適當地學習“如何學習”來指引自己的學習,並養成自我學習的能力,建立終身學習的習慣和態度。他們可以係統地結合日常工作和周圍發生的事情學習,不斷補充新的知識和掌握最新信息,並不斷尋求解決問題,進行變革、創新的新途徑。
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要充實和發展自己,實現自身的價值,要活得有質量、有意義,必須得學習。學習已被提高到與生命的意義相聯係的高度上了,學習已成為工作中至關重要的因素。優秀員工更是將學習視為其生存和發展的必要,他們的學習是和工作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是創造性的學習,是潛意識的學習,是終身的學習。
終身學習強調的是人一生都要學習,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學習將伴隨人的整個生活曆程並影響人一生的發展,這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對人們提出的要求。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學習就成為整個人類及其每一個個體的一項基本活動。不學習,一個人就無法認識和改造自然,無法認識和適應社會;不學習,人類就不可能有今天達到的一切進步。學習的作用又不僅僅局限於對某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還使人聰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麵發展。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人們始終把學習當作一個永恒的主題,反複強調學習的重要意義,不斷探索學習的科學方法。同時,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實踐無止境,學習也無止境。
古人雲: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當今時代,世界在飛速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知識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們要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就必須把學習從單純的求知變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
同時,學習本身也麵臨深刻的革命。未來學習將更社會化的同時,也更加個體化。學習的時空,將由人生的學校學習階段擴展到終身,將由個人的學習而擴展到團體的、組織的學習。
知識經濟社會是一個沒有終身職業的社會。在一個沒有終身職業的社會,如何讓社會成員有一份終身職業?這個終身職業就是學習,學會學習,終身學習!
16.讓學習成為一種生存方式
要進行自我培訓,除了讀雜誌、看書、瀏覽網站外,還可以讀讀報紙、看看電視、和朋友同事聊聊天等等,隻要自己對生活多留心,你就會發現到處都是學習的機會。
生活處處皆學問,就是要我們平時多留心留。留心就是眼勤、耳勤和嘴勤,也就是多看、多聽、多問,最後多想。
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是信息社會和學習型時代。每個職場人士要在這樣一個時代生存、發展,就需要不斷學習、思考、創新,這才是唯一的出路,才是智者的選擇。
隨著學習化社會的到來,學習化生存方式將是每個職場人的唯一選擇。時代要求我們不能不學習,生存競爭迫使我們不得不學習。成長發展離開學習就難以實現,追求高質量的人生必須通過學習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