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孟古的靈柩,努爾哈赤給兒子皇太極擦幹了眼淚,鄭重地對兒子說:“皇太極,你已經十二歲了,是個小男子漢了。男兒有淚不輕彈!在這片土地山,一切親情、一切情義都必須讓位於統一大業;隻有征服,隻有討伐,才能重建女真,孩子,你一定要讓自己有一副鐵石心腸!”
“鐵石心腸!鐵石心腸!”皇太極的腦海裏不時地回想著阿瑪的教誨,這四個字幾乎成了他克服一切困難的指南針和座右銘。
母親驚心動魄的臨終遺恨,父親一反常態的義憤之舉……十二歲的皇太極從此結束了童年甜蜜幸福的生活,他幼小的心靈第一次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遠遠超過了喪母的悲哀。他學會了克製,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思考。
在馬背上長大的皇太極很快便跨上了自己的坐騎,投入了這場偉大的事業之中,成了父親倚重的左膀右臂:當皇太極彎弓躍馬,在女真鐵騎中脫穎而出的時候,父汗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大業已接近了尾聲,各部聞風而降,相繼臣服,隻剩下了最頑固、最難啃的烏拉與葉赫。
翌年正月,努爾哈赤為慰亡妻孟古之靈率軍攻打葉赫,克璋城阿奇蘭兩城,下七寨,俘獲兩千餘人,牲畜珠寶不計其數……
萬曆四十年(1612年),烏拉首領布占泰背信棄義,皇太極隨父征討烏拉。大軍疾行八天,沿烏拉河(今鬆花江)如入無人之境,連下烏拉六城,三天後又下烏拉六座城寨,然後大軍毀城毀糧,凱旋而歸……
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少年皇太極不僅練就了一身強壯的體魄,而且學會了諸多軍事技巧,他以極大的熱忱、非凡的才能和勇氣投入了父王開創的事業之中,重複著曆史上一切民族英雄走過的路……
赫圖阿拉是汗王努爾哈赤的新都城。早在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這裏便已經修起了城池,當時努爾哈赤已統一了建州女真,又創製了滿文,設立了八旗製度。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了後金政權,以此為中心,統治著南自鴨綠江、北達黑龍江、東瀕大海、西到遼東明朝邊牆的廣大地區。
五十八歲的努爾哈赤舉行了隆重盛大的登極典禮,在禮樂聲中,他登上了汗位,雄據於白山黑水一方,建元天命。此事在《清太祖高皇帝實錄》中有詳細記載:
“天命元年,丙辰,春正月,王申朔,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及八旗貝勒大臣,率群臣集殿前,分八旗序立。上開殿,登禦座。眾貝勒大臣率群臣跪,八大臣出班,跪進表章,近侍衛阿敦、巴克什額爾德尼接表。額爾德尼跪上前,宣讀表文,尊上為覆育列國英明皇帝。於是,上乃降禦座,焚香告天,率貝勒諸臣,行三跪九叩首禮。上複升禦座,眾貝勒大臣,各率本旗,行慶賀禮。建元天命,以是年為天命元年。”
赫圖阿拉位於蘇克素滸河上遊南岸,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城分內外兩城,外城有八個城門,城樓高聳,紅黃藍白各色旗幟在城頭並排豎立,在藍天白雲下甚是光彩奪目。內城有四門,有汗王努爾哈赤的金鑾殿和後富,還有親族及愛將大臣們的住所。
努爾哈赤身為汗王卻不可能事事操心,於是又專門設立了五位議政大臣來輔政,他們分別是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理、安費揚古和扈爾漢,皆是德高望重、眾望所歸之人。
但是高處不勝寒!努爾哈赤有了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家大業大,他一個人可怎麼照顧得過來呢。五十多歲的努爾哈赤自覺得精力已大不如從前了,幾十年前他戎馬倥傯,何嚐有過幾天安穩舒適的生活呀!他的脖子上、前胸、右胳膊還有左腿留下了一道道疤痕,幾十年來他出生入死,冒著槍林彈雨,東征西討,馬不停蹄,終於創下了輝煌的戰果。這些成果來之不易呀,出於奠立萬年基業的考慮,努爾哈赤早就在心裏物色著合適的繼承人。
思前想後,他選擇了長子褚英。
褚英被立為嗣子,無論從嫡長舊規說,還是從戰功業績看,都是無可非議的。
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努爾哈赤將長子褚英和“五大臣”以及“四大貝勒”召集到身邊,促膝談心,做出了決定:
“本王今年已五十有四,不服老也不行啦,瞧瞧,我這胡子和辮子都已經花白,我的精力也感到不如從前。所以我亟需有人來輔助,你們意下如何?”
“汗王,您應該這樣打算呀。中原曆朝曆代,新王登基時就冊封太子,以確保基業代代相傳,這樣可以保證國泰民安哪。”
五大臣中的何和理首先表態,作為臣子他得以忠孝為上,至於汗王選誰做繼承人,那是汗王家庭的事,何和理是無權過問的,這一點他看得很清楚。追隨汗王大半輩子了,何和理早學會了明哲保身,現在他就隻等著功成名就之後安享晚年,過幾天輕鬆舒心的日子了。
“阿瑪,孩兒以為這立嗣事關千秋大業,應選最優秀的人,他應該胸襟開闊,文武兼備,德才兼備……”
“嗐,五弟,以你之見,咱們兄弟中誰最符合你方才列舉的這些個條件呢?”
褚英不以為然,打斷了三貝勒莽古爾泰的話。
努爾哈赤不動聲色,敏銳的目光一一從幾個兒子的臉上掃過。褚英不夠穩重,代善則沉默寡言,莽古爾泰太過魯莽,而皇太極雖然顯得少年老成,但畢竟他還不到二十歲,太嫩了點兒。難道說,十幾個兒子中竟沒有一個符合努爾哈赤心意的?
不是,努爾哈赤心裏已經有了決定,他在觀察眼前這些個最親近人的反應。
這一切,第四大貝勒皇太極看得很清楚,他不傻也不笨。沒辦法,褚英哥哥比自己早出生了十幾年,占盡了“天時地利”,皇太極此時的心情真有些“生不逢時”的感覺。盡管父王還沒明確表態,但事情已經很顯然了,嗣子非褚英莫屬,而褚英已早就把自己當作汗位繼承人自居了,瞧瞧他那張得意忘形的臉!
皇太極心裏有一種酸楚的感覺,不知怎地,他想起了英年早逝的額娘,但父王的話打斷了他的思緒,他不得不正視現實。
“你們十個人,都是本王的左膀右臂,本王為得到你們的擁戴和支持而自豪。那麼從今以後,本王希望你們仍像過去支持我那樣來不遺餘力地支持他……”
努爾哈赤忽然停了下來,滿含笑意地看著褚英。皇太極心一沉:完了,阿瑪果然選的是他!
“本王經過慎重考慮,決定立龍子褚英為嗣子,專主汗國,執掌大政!”
未等汗王的話音落,五大臣和四貝勒們異口同聲:
“請大汗放心,我等蒙汗王重愛,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持褚英為嗣子!”
褚英麵帶笑容抱拳向大家致謝,正待開口,努爾哈赤又發話了:
“天生其才總不能使之盡善盡美。在立嗣的問題上,本王已經考慮了很久。以本王看來,我這些已經成年的兒子們個個都是出類拔萃的,但偏偏繼承汗位的隻能有一個人,所以本王若舍嫡立庶,或舍長立幼,必致其亂。因此,本王還是采納了漢家的規矩,采用嫡長繼承,這樣事情就好辦得多了。唉,再過兩年,待褚英登了汗位,本王也該好好歇歇了。額亦都、安費揚古,到時候咱們老哥幾個再到山林裏去挖人參、住窩棚?”
“行,隻要跟著汗王您,怎麼著都行!”
額亦都回答得很爽快,五虎功臣們會意地笑了,可四大貝勒們的心裏卻壓上了沉重的石頭。
不隻是皇太極,代善、莽古爾泰他們都有些失落。與褚英相比,他們的能力、戰功均不相上下,而且擁兵占地都有自己的根基,所不同的,褚英是努爾哈赤的嫡親長子,僅此而已!
可以說,褚英被立為嗣子,等於斷絕了其他諸子的爭位之路,無形間使褚英更加孤立,成了眾矢之的。
褚英心胸狹窄卻又野心勃勃,這一點努爾哈赤心裏是明白的,但褚英又是一員連戰連捷、功勳卓著的驍勇戰將,這一點努爾哈赤也是親眼所見。褚英身上有優點也有缺點,所以努爾哈赤想及早立他為嗣子,以便幫助他克服那些缺點,能早日擔當重任。盡管心情十分矛盾,但努爾哈赤最終還是選擇了褚英,他不願放棄試一試的機會,也許日後他褚英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努爾哈赤有信心為褚英樹立威望,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