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點了點頭,說道:
“此次攻占遼陽,賴眾卿同心戮力,一舉攻克,今天朕要論功行賞:貝勒每人賞金五十兩,銀一百兩,綢緞二十匹;議政大臣金三十兩,銀一百兩,綢緞十匹;固山額真賞金二十兩,銀五十兩;總兵賞金十兩,銀二十兩;牛錄額真賞金五兩,銀十兩;士卒每人賞銀五兩,布一匹。兵器、盔甲待清點完畢,分發各營。此事就交給範愛卿去辦吧!”
“臣領旨!”範文程答應一聲,退在一邊。
次日,努爾哈赤召集群臣,決定對遼東其餘還未占領的地方發兵攻打。商議之後,汗王派代善、皇太極、博爾錦等人各統率一萬人馬分三路出擊。沿途攻城略地,掃平遼東明軍。
這三路大軍浩浩蕩蕩,所到之處攻城拔寨,明軍望風而逃。十日後,努爾哈赤接到稟報:遼河之東的三河、東勝、長靜、長寧、長勝、長勇、長營、靜遠、上榆林、十方寺、丁家泊、宋家泊、曾遲、鎮西、殷家莊、平定、定遠、慶雲、古城、永寧、鎮夷、清陽、鎮北、威遠、靜安、孤山、灑馬吉、雲陰、新安、新奠、大奠、長奠、鎮江、湯站、鳳凰、鎮東、甜水站、草河、威寧營、奉集、穆家、武靖營、平虜、虎皮、薄河、懿路、鞏河、中固、鞍山、海州、東昌、耀州、蓋州、熊嶽、五十寨、複州、永寧監、巒古、石河、金州、鹽場、望海堝、紅咀、歸服、黃骨島、青石峪等大小七十座城官民人等俱皆投降。汗王聞報大喜,為防明軍來犯,努爾哈赤傳諭各城守交地從當地征集民夫,修築城牆,加固防守。
由於一些地方的漢民反抗,與後金發生多次衝突,努爾哈赤一麵派兵鎮壓,一麵強令漢民遷往女真的聚居區,同時把大量女真人遷到漢人聚居區,實行雜居,並令他們糧食同吃、村屯同住、牲畜料同喂,以加強對漢人的監視和控製。
轉瞬間,努爾哈赤占領遼陽已經一月有餘。
正是四月時節。風如酥,花似火,十裏桃花相映紅。
天氣是醉人的溫暖,風景媚麗,令人心曠神怡。
這天,汗王努爾哈赤正在遼陽西城的望遠樓上欣賞城外風光,隻見城外一望無際的遼東平原,小麥青青,一片粉花翠浪,遠處近處的田疇裏,春風泛起漣漪,太陽柔和的光輝灑在城牆上、田野上,好像為它披上一層黃紗。
努爾哈赤一邊欣賞風景,心裏一邊想著:
“如今遼陽已為我所有,這曆來都是遼東首府,地廣人多,物產豐富,適於長期據守,而且占有此地,還可以西取遼西,進而攻占山海關,直下中原。倒不如把都城遷到遼陽,屯糧養兵,以圖大業。”
努爾哈赤正想著,議政大臣範文程走上樓來,見汗王正在凝神思考,便沒敢打擾。而汗王已見他來了,便回過頭來,問道:
“範愛卿,有什麼事嗎?”
範文程見汗王問他,便上前施禮,答道:
“剛才臣在大街上,見許多兵士闖入民宅,搶奪財物,便喝住他們。誰料他們卻說遼陽已經攻下,應多帶些財物返回行都界藩。不知汗王有何打算?”
努爾哈赤聽後沒有回答,而是問道:
“依愛卿之見呢?”
“啟稟汗王,遼陽向來是遼東重地,我國若據有此地,就可以坐鎮遼東,並可虎視遼西,威脅中原。如若放棄此地,返回薩爾滸,不但無法進攻遼西、山海關等地,而且連遼東也難保住,隻要我大軍一撤,明廷必派軍隊反撲,到那時恐怕就不光是丟城喪師了。所以,依臣之見,我軍切不可放棄遼陽,而應長守此地才是。”
努爾哈赤聽後,微微一笑說道:
“範愛卿所言正合朕意,速去傳朕旨意,令各旗貝勒、額真嚴加管束部下,不準再到民宅強搶財物,如有違者,格殺勿論!”
“臣領旨。”範文程答應一聲,走下樓去。
努爾哈赤也返回府衙,當下傳旨: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率五千兵丁返回薩爾滸,迎接大妃烏拉氏及眾臣家眷來遼陽;四貝勒皇太極率各旗總兵、額真在城外擇址安營,修建草料場、糧食庫,以備長期駐守之用。議政大臣範文程主持修建汗王宮殿、貝勒王府及眾大臣官邸,又命大將額亦都修造戰車,鑄造火炮,打製兵器。
沒過多少時日,努爾哈赤便急匆匆地遷都遼陽。
皇宮之內,努爾哈赤並沒有被自他起兵反明以來所取得的勝利衝昏頭腦,坐在龍座之上,他又想起了早已置於他攻取計劃之內的廣寧。
廣寧位於遼西,是西通蒙古、南接山海關、東向遼沈的戰略要地。當遼沈失守之後,這裏便成了明在遼東的重要軍事、政治的中心城鎮。後金要想統治全遼東,就必須攻克廣寧。
與此同時,明朝總結了遼沈相繼失守的慘痛教訓,決定重新起用有才能的經略熊廷弼,力保廣寧。
一方想乘勝攻下廣寧,一方要拚死保住廣寧。廣寧之戰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沈陽、遼陽失守,明朝舉國震驚。朝廷上下驚恐不安。熹宗急命京師戒嚴,九門關閉,一時沒了主意,不知該如何抵擋住努爾哈赤的攻勢,急忙召群臣進殿商議。
大學士劉一燝打破沉默,首先啟奏道:
“萬歲,臣以為熊廷弼前曾守遼一年有餘,努爾哈赤不敢造次,如今危難之時,不如還請熊廷弼把管遼東。”
劉一燝的一席話引起朝臣的共鳴,但又都知道熊廷弼雖幾年前任遼東巡撫,治遼有功,但後與朝臣不睦,被參革職,深為熹宗不喜。因此無人敢再進言。
熹宗也想起了熊廷弼,雖然此人性情剛烈,為人粗魯,但如今,國家處於危難之時,倒不妨用他一用。隻是內庫財寶不能動用,京師的一兵一卒也不能給他。於是熹宗下詔任命熊廷弼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經略遼東。
熊廷弼被罷兩次,但他此時卻沒有任何怨言了,他想到的是嶽飛精忠報國,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略略收拾之後,熊廷弼縱馬疾奔。看那夕陽西下,心中那份激情漸漸淡下來,晚風吹過他那銅色的臉龐,他在心中不禁念起一句話: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前途雖未卜,報國心卻切,為解眾民憂,揚鞭赴危難。讓一切想法都隨這風吹走罷,隻求在廣寧與努爾哈赤一決高低。
怎奈壯士雖有報國誌,奸佞之人卻得君主心。就在熊廷弼急急赴京領命,王化貞也被任命隨他出征。王化貞是一個對軍事一無所知之人。而此人因與魏忠賢關係甚密,被連連提拔,仗勢欺人,驕橫跋扈。
魏忠賢在朝中占有顯赫地位。朝廷內外無不懼他三分。許多常喜迎合、見風使舵的人,紛紛向他靠攏,獻媚諂附,紛紛投靠客魏集團,依附了魏忠賢。王化貞就是其中一個。
王化貞進士出身,由戶部主事曆右參議,分守廣寧。遼陽、沈陽陷落之後,進右僉都禦史,巡撫廣寧。他為人剛愎自用,從來不習兵,對敵人非常輕視,出言不遜。就是這樣的人被派來和熊廷弼共事,如同一條枷索戴在熊廷弼的身上。
熊廷弼入朝之後,針對努爾哈赤短於攻堅、缺乏水師、後方不穩、兵力不足等弱點,建議三方布置的政策:陸上以廣寧為中心,集中主要兵力,堅城固守,沿遼河西岸建築堡壘,用步騎防守,從正麵牽製後金主力;海上各置舟師於天津、登萊,襲擾後金遼東半島沿海地區。從南麵乘虛擊其側背;並利用各種力量,擾亂其後方,動搖其人心——待後金回師,即乘勢反攻,這樣就可收複遼陽失地,而在山海關設置經略,節製三方。
此時東山再起的熊廷弼雄心勃勃,他很自信,是的,如果能夠按照這一策略作戰,他相信收複失地指日可待。
熹宗召見熊廷弼時,也被他的愛國情緒所感染。真是危險之時,方顯出英雄本色。熹宗心中的一塊石頭完全落了地,有這樣的大將鎮守邊關,後方豈能有事,自己又可以太平度日了。君臣想法相反,卻也落得個話裏投機。啟行前,天啟帝特賜熊廷弼麒麟補服一襲,又命設宴為他餞行,並且命令文武大臣陪餞,以示恩寵有加。
這時熊廷弼已脫掉平民衫衣,換上麒麟補服,腰佩尚方寶劍,威風凜凜,躊躇滿誌。他舉起酒杯,以壯語豪言告眾文武道:
“熊廷弼不才,蒙皇帝大恩,以重托付我,敢不肝腦塗地?此去廣寧,定當盡我的全力,固守城池,防禦大敵。以我微薄之力,解救遼西、遼東百姓之苦,以解朝廷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