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熟練歸納段落大意(2 / 2)

2.歸並歸納法

每個段落都是由幾個句子或層次組成的,而有的意義段是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先歸納出各個句子或層次、各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然後再把它們歸並在一起,就是整段的段意了。

3.連詞歸納法

有一些段落沒有中心句或過渡句,但是往往會有一些關鍵性的詞語,隻要抓住這些詞語,並把它們連接起來,就可以歸納出段意了。比如,《桂林山水》的第二段,分別寫了漓江的三個特點“靜、清、綠”,那這段的段意就可以歸納為:漓江的水靜、清、綠。需要注意的是,當我們把關鍵詞連在一起時,句子一定要通順,不要出現累贅的語病。

4.縮句歸納法

有的段落句子雖然不多,但是較長,那我們就可以用縮句的方法來概括。比如,在《燕子專列》一課中,第一自然段這樣寫道:“有一年春天,在歐洲瑞士的一個車站,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啟程,站台上站滿了送行的人。他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麼還用專列送呢?”那我們就可以把這段的大意簡化為:一年春天,人們在瑞士的一個車站送別特殊的客人——燕子。

5.提問歸納法

在閱讀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自問自答的方式進行思考,比如,如果是描寫人物的記敘文,我們就可以思考一下:這段話講的是哪個人物?他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事情?他最後怎麼樣了?然後,我們再把這些問題的答案歸納在一起,就可以作為本段的段意了。

6.要素歸納法

一些記敘文可以通過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等六要素歸納段意。比如,《飛奪瀘定橋》一文,第一段講的是事件的起因:大渡河地勢險要、鐵索橋是唯一的通道;第二段和第三段講的是事件的經過:紅軍與敵人援兵搶奪時間,紅軍戰士攻天險,“飛奪”瀘定橋;第四段講的是事件的結果:紅軍奪取瀘定橋之後,繼續北上抗日。

當然,歸納段落大意的方法不隻以上這6種,而且這些方法可能要交叉使用,所以在實際練習中,我們要因文而異、靈活運用。

第三,歸納段落大意要完整、簡要。

一般來說,歸納段落大意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完整,即恰如其分地歸納出本段的重點內容,不要把內容遺漏;二是簡要,即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把重點內容交代清楚,沒必要作詳細描繪,不要囉囉嗦嗦。

如果我們還是不知道怎樣做到完整、簡要的話,就可以分析一下老師給出的標準答案,然後慢慢學著舉一反三。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們歸納段落大意的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小貼士

練一練:將下麵一段話的段意概括出來吧!

花草樹木具有美化環境的功效:一公頃的闊葉林一天就能放出700千克的氧氣,能供1000人使用;大量的樹木枝葉能夠減低風速,使工業粉塵下降;一些花草樹木還能吸收有害氣體,分泌殺菌素,吸收和隔擋噪聲。因此,我們少年兒童應當積極參加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