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社交口才妙招(3)(3 / 3)

(4)別逃避交談的責任。作為一個聽眾,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如果你不明白對方說出的話是什麼意思,你就應該用各種方法使他知道這一點。比如,你可以向他提出問題,或者積極地表達出你聽到了什麼,或者讓對方糾正你聽錯之處。如果你什麼都不說,誰又能知道你是否聽懂了?

(5)對對方表示理解。這包括理解對方的語言和情感。有個工作人員這樣說:“謝天謝地,我終於把這些該死的信件處理完了!”這就比他簡單說一句“我把這些信件處理完了”充滿情感。

(6)要觀察對方的表情。交談多數時候是通過非語言方式進行的,那麼,就不僅要聽對方的語言,而且要注意對方的表情,如看對方如何同你保持目光接觸、說話的語氣及音調和語速等,同時還要注意對方站著或坐著時與你的距離,從中發現對方的言外之意。

在傾聽對方說話的同時,還要盡力避免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別提太多的問題。問題提得太多,容易造成對方思維混亂,談話精力難以集中。

第二,別走神。有的人聽別人說話時,習慣考慮與談話無關的問題,對方的話其實一句也沒有聽進去,這樣做不利於交往。

第三,別匆忙下結論。不少人喜歡對談話的主題做出判斷和評價,表示讚許和反對。這些判斷和評價,容易讓對方陷入防禦地位,造成交際的障礙。

11.放低姿態

別讓你的舌頭搶先於你的思考。

——德謨克利特

對別人的疑問進行解釋是常見的溝通手段。它在交際中不是初始,也不是反應,而是第三步行為,是對對方反應的反應。比如,你做了一件什麼事或說了一句話,對方對你的語言行為產生疑問,這時就可以對此做出解釋。

解釋的語言內容是對自己的先前言行的闡述或改正,而形式卻是對對方的反應。解釋有以下幾點作用。

(1)交際中,人們常常會先說出一句違背情理的話,讓對方提出疑問後,再進行解釋,使雙方的對話富有趣味。

(2)在自己犯有某種過錯時,常常會進行解釋。這種解釋大多是撇開自己先前某種言語的結果不談,而隻解釋當初的動機,以說明動機是好的,或是無意傷害的,隻不過是結果不好,超乎自己的預料。

(3)解釋還有答複的作用。當對方對你提到的某種觀念、觀點疑惑不解時,需要解釋,以及對方對你言語行為的含義或動機不甚明了時,也需要解釋。

(4)當對方對你的某一行為、語言產生誤解時,常常會解釋一番以說明真相、消除誤會。這時主要不是解釋言語本身,而是就自己行為、語言的動機而做解釋。

解釋在人際交往中十分普遍,對人際關係與交往有很大的功用,解釋既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有可能產生不良的影響。應該解釋時就解釋,不該解釋時不要亂解釋。例如,別人向你提出某個要求,你不想應允,但真實理由又不好明說時,你千萬不要找些借口來解釋,因為任何假設出來的解釋隻會遭到對方的反感。

在現實的語言交際中,解釋是為了達到某一交際目的。為了達到目的,人們往往使用幾種交際行為的互相配合。解釋也常常和其他多種行為交織在一起,所以,我們必須處理好解釋與其他言語行為的關係。

解釋切忌重複,除非是應對方要求。有些人進行解釋時怕對方沒聽懂,於是就再三重複,其實這很令人生厭。我們常常在道歉時不斷地重複申明自己不是故意的,並認為隻有這樣才能表示自己的歉意,其實這種做法很難奏效。

解釋時要注意把握語氣;解釋時自信心要特別強。解釋都要以一個發言權的口吻說話。隻有你具有自信,對方才相信你有解疑釋難的能力,才會相信你能夠澄清真相;否則,解釋就無法進行。

要使自己的解釋具有自信,要做到三點:首先,吐字要清晰幹脆,不能含糊、吞吐;其次,條理要清楚,不能隨口道來;最後,盡量少用模棱兩可的詞語,否則對方就會認為你不懂裝懂,是在有意欺騙。

解釋還應誠懇。在說明真相、賠禮道歉、消除誤解時一定要誠懇備至、態度謙恭。如果言語隨便、語氣輕浮,那麼隻會使對方誤解加深,使事情更加煩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