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以為他們的理性支配言語,偏偏有時言語反而支配理性。
——培根
與人談話,無非是以下幾種目的:或者加深了解,發展相互間的合作關係;或者托人辦事,有求於人;或者批評別人的錯誤,使對方棄舊圖新;或者申述事情的原委,讓對方弄清真相……但要達到上述目的中的任何一種,都必須首先使對方樂意聽你談話。而要做到這一點則又必須了解對方,熟悉對方。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有時是驚人的。獨特的個性,獨特的愛好,獨特的生活習慣,獨特的知識結構,尤其是獨特的心理態勢,這些綜合起來就使某個人成為獨具異彩的“這一個”。我們與人談話,就要力求了解站在你麵前的“這一個”的方方麵麵。以個性為例,如果你麵對的是一位豁達開朗、熱情活潑的人,那麼你在談話時就可以更加大膽坦率一些,即使偶爾有一兩句話失度走火也不要緊,對方決不會與你計較;如果站在你跟前的是深沉多慮、內向含蓄的人,那麼你在談話時就得小心,要字斟句酌,切不可信口開河。
《鬼穀子?權篇》將“看人說話”的技巧演繹得淋漓盡致:“與智者談話,要以淵博為原則;與拙者談話,要以強辯為原則;與善辯的人談話,要以簡要為原則;與高貴的人談話,要以鼓吹氣勢為原則;與富人談話,要以高雅瀟灑為原則;與窮人談話,要以利害為原則;與卑賤者談話,要以謙恭為原則;與勇敢者談話,要以果敢為原則;與上進者談話,要以銳意進取為原則。”這些都是與人談話的原則。
不同的人愛聽不同的談話內容,這是容易理解的。但困難的是在對一位陌生的談話者,你怎麼知道他愛聽什麼、不愛聽什麼呢?這就要“看”人說話——邊“看”邊說,邊說邊“看”。這“看”,即是觀察:在與對方談話時,要善於一邊說,一邊察言觀色。
“看”對方什麼呢?
1.看麵部表情
狄德羅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刻畫得很清晰,很明顯”。有時對方口頭表示讚同你的意見,但他的眉頭卻不知不覺地緊皺了起來,或者他的嘴唇突然緊閉,而且嘴角向下撇。這些表情恰恰是內心不愉快的流露。因此他說的讚同的話其實是言不由衷的,或者礙於情麵,或者屈於權勢,才不得不這樣說的。
2.看體態表情 幾乎每一種體態,每一種動作都是一種特殊的語言,都在宣泄著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問題在於我們要能看懂這些體態表情,要能領會它們的內在含義。假如與你談話的人雙腳並立,雙臂交叉在胸前,這就表明此人對你懷有某種敵意,他在作自我防衛;而當他不僅雙臂交叉,而且雙拳緊握時,那就是說他不隻在自衛,還要向你進攻了。又如,如果談話者常向你攤開雙手,這就表明此人是真誠坦率的,他對你毫無提防之心。
3.看語言表情 與人交談時不但要看他說什麼,而且還要看他怎麼說。這就是要從對方說話聲音的高低、強弱、快慢、腔調等看出他的言外之意,聽出他的弦外之音。這是因為說話聲音的種種變化不但表現一個人的性格——急性的人說話節奏快,聲音響亮;慢性子說話節奏緩慢,聲音低沉——而且能夠表明一個人的情緒與心境。例如,憂傷時語速慢、聲音低、節奏平緩,而興奮時與之相反,語速快,聲音高,節奏強烈。
所謂“看人說話”,主要是“看”上述三種表情。從這些表情變化中,我們便可隨時猜度對方的心理態勢,透視對方的心理需要,然後也就可以隨時調整自己談話的內容與方式,使之更適應對方的思想線索。這樣,說話便可獲得預期的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