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說服一定要入情入理
如果一個人的心裏對你已經滿懷惡意.你搬出各家各派的邏輯學。也沒法使他們信服。
——西爾尼
一個充滿了感情的演說者。常常使聽眾和他一起感動,哪怕他所說的什麼內容都沒有。
——亞裏士多德
美國管理大師德魯克在《管理藝術精粹》中寫道:“沒有人曾經靠爭論說服任何人。你用以爭論的事實和理由會是100%鐵一般的強硬,你或許是世界上最好的律師,盡管這樣,如果他不願同意,你決不會說服任何人。你會用最荒謬的爭辯來反對,而他就是不服。不要急躁,要鎮靜和虛心,重要的是贏得他的心,而不是他的智力,那麼你可能有使他讚同你的希望,但絕不要通過冷漠的推理和爭論。”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先動之以情,然後曉之以理,這是說服人的有效方法。兩個人之間存在著感情隔閡,他本能地對你有抵觸情緒,即使你這時有千萬條道理,他也聽不進去。隻有先動之以情,縮小彼此間的距離,使其覺得你不是站在他的對立麵對他進行說教,而是在與他交心。這樣,彼此間就由相互排斥轉化為相互容納,在此基礎上,曉以大義,申之利害,便能收到較理想的效果。觸龍說趙太後,采用的就是這個方法。
許多著名的政治家都特別注意培養自己說話、演講的真切情感。美國著名政治家林肯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林肯說過:“一滴蜂蜜比一加侖的膽汁能吸引更多的蒼蠅。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贏得人心,首先讓他相信你是他最真誠的朋友。那樣,就像有一滴蜂蜜吸引住他的心,也就有一條平坦大道通往他的理性。”1858年,他在一次競選辯論中說:“你能在所有的時候欺瞞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時候欺瞞所有的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時候欺瞞所有的人。”這句著名的政治格言,成了林肯的座右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年近70歲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對秘書口授反擊法西斯戰爭動員的講稿時,激動得像小孩一樣,哭得涕淚橫流。他的這一次演講,動人心魄,極大地鼓舞了英國人民的反法西斯鬥誌。
舉一個發生在美國的一件事。有位少年站在地鐵的站台上,不小心掉到鐵軌上麵,此時剛好有一輛電車飛駛而來,雖然少年萬幸地保全了性命,但是卻受了重傷,失去了雙手。於是這個少年就對地下鐵路公司提起訴訟。但是不論是地方法院的審判,還是最高法院的審判,都認為這不是地下鐵路公司的過失,而完全是少年自己造成的。因此,這個少年便每天心情沉重,過著鬱鬱寡歡的生活。終於到了最後判決的日子,在這最後的一場辯論中,法院竟宣判少年反敗為勝,而且全體陪審員也一致讚同。據說這完全是少年的辯護律師在當天的最後辯論中說了這麼一句話:“昨天我看到少年用餐時,直接用舌頭去舔盤子裏的食物,使我不禁掉下了眼淚。”
律師這句話使陪審團的判決峰回路轉,其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人類畢竟是感情動物,即使有千百個理由,也比不上一個令人感動的事實。這表麵上看起來是一個理性的意見或判決,但事實上卻是依賴人的感情和五官的感覺來做判斷的。
一個說話者如果講話華而不實,隻追求外表漂亮,開出的隻能是無果之花。若缺乏真摯而熱烈的情感,隻是“人工仿製”的感情,雖然能欺騙聽眾的耳朵,卻永遠得不到聽眾的心,而說話者一旦講話時袒露情懷,敞開心扉,都會達到語調親切、說理虔誠、激情進發、內容充實的效果,也就會字字吐深情,句句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