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談判口才的實用技巧(1)(3 / 3)

(7)令人出其不意的不認賬。這是為了利用對方有心達成協議的心理狀態,趁機提出自己新的要求。如果你把這些要求解釋得相當合乎情理,而對方又急於達成協議,你的計謀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

(8)令人出其不意的態度變化,如態度突然變得強硬,甚至於情緒異常激動。這樣做隻是一種假象,目的是為了表示自己已經承擔了很大的犧牲,對方若再不做相應的讓步,你再也不能忍受這樣的交易了。糊塗又沒有經驗的對手很可能被你的這種態度、情緒所蒙騙,而做出不該做的讓步。

談判中使用“出其不意”的策略要謹慎,因為這樣做會造成不友好的氣氛,使對方陷入尷尬的境地而損害雙方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除非十分必要,不要輕易使用這一策略。

4.聽出對方的漏洞

言不由衷,猶如粗糙的陶器塗上一層白銀。

——《箴言集》

談判時,必須懂得如何傾聽對方談話的技巧。若是集中精神,注意事情的發展,則可以從觀察中測知對方的感覺、動機以及真正目的。當然注意觀察並不是隻注意對方說些什麼,更重要的是對方說漏了什麼。當對方的言辭含混不清時,便是及時問清對方真正意圖的時候了。

因此,在交涉中,千萬別太突出,應站在人後,冷眼旁觀,仔細聆聽。此所謂旁觀者清,隻有在冷靜思考的狀態下,才能獲知對方在語言之外的心態,以及各項暗示的趨勢。若能觀測出暗示的含義及傾向,即抓住了對方的弱點,下麵就可以針對其弱點采取行動了。

在一次風災裏,一位醫生的房屋受到損壞,他找到一位名叫戈漢的談判高手替他跟保險公司談賠償的事。

理賠員坐在戈漢的客廳裏,一邊拿資料一邊說:“戈漢先生,我知道你是談判專家,一向都是針對巨額款項談判,恐怕我無法承受你的要價。我們公司若是隻出100元的賠償金,你覺得怎樣?”

戈漢沉默了一會,表情異常嚴肅。對任何交涉,他的原則是預先準備好,不論對方提出的條件如何,都表示出不滿意。而且據以往的經驗,當第一個條件開出後,頗是暗示可以提出第二種提議,甚至第三種。當理賠員用到“隻出”的字眼時,他表現出對所提的數目很難為情。既然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別人又何必接受。戈漢當然嗤之以鼻,回複難以接受。

理賠員說:

“哦,請勿介意我剛才的提議。我再加一點,200元如何?”

“加一點?抱歉,無法接受。”

理賠員繼續道:

“好吧,300元,怎麼樣?”

戈漢故意停了一會兒,回道:

“3007嗯……我不知道。”

為什麼他回答“嗯……我不知道”呢?因為他知道這樣回答的效力無窮。

這件理賠案件終於在950元的條件下和解。

後來,戈漢回憶道:“那時,我完全無法確知結果會是如此完美。但理賠員不經意的暗示,使我意識到對方逐次提議差距的重要性,實質上是暗示權限內的最高極限,這好像狼外婆在屁股後拖出一條尾巴,我便揪住不放,使我最終占了上風。”

5.假裝糊塗有洞天

危言聳聽,製造紛爭;搬弄是非,破壞友誼。

——《箴言集》

裝糊塗戰術在商戰中常能取勝,下麵這個日本公司與美國公司競爭的故事說明了這一點。

日本某公司與美國某公司進行一次技術協作談判。日本公司與美國公司采取了兩種不同的談判方式。談判伊始,美國公司首席代表便拿著各種技術數據、談判項目、開銷費用等一大堆材料,滔滔不絕地發表本公司的意見,完全不顧日本公司代表的意見。而日本公司代表則一言不發,仔細聽並埋頭記筆記。美方講了幾個小時之後,征詢日本公司代表的意見時,日本公司代表此刻顯得迷惘,混沌無知,反複地說:“我們不明白”,“我們沒做好準備”,“我們事先也未搞技術數據”,“請給我們一些時間回去準備一下”。第一次談判就這樣不明不白地結束了。幾個月後,第二輪談判開始了,日本公司以上次談判團不稱職為由,撤換了上次談判代表團,另派代表團到美國談判。他們全然不知上次談判的過程,一切如上一次談判一樣,日本人顯得在這個談判項目中準備不足,最終還是日本公司以研究為名結束了第二次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