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讚美的實用技巧(5)(3 / 3)

秦始皇滅掉三晉,逐走燕王,數敗楚軍後,想侵占楚國。他先征詢李信的意見:“我想占領楚國,將軍考慮用多少人馬才夠呢?”李信血氣方剛,頗為自信地說:“最多不過20萬人。”秦始皇又問王翦,王翦道:“非要60萬不可。”秦始皇聽後,對王翦很有看法,於是道:“王將軍老了,何以如此怯弱?李將軍果敢壯勇,他說的對呀。”秦始皇沒有對敵我力量、此消彼長的複雜形勢做出準確的預測,輕信李信的估計,認為以最少的兵力占領楚國最好不過,盲目地讚美李信,遠沒有王翦知彼知己,深謀遠慮。結果,王翦見秦始皇讚賞李信,否定自己,便稱病還鄉,歸老家頻陽。李信進攻楚國時,被楚軍打得大敗而逃。秦始皇惱羞成怒,後悔當初失言,便親自去王翦老家頻陽致歉,道:“我沒有采納將軍的計策,李信果然使我軍蒙受了恥辱。”後來,秦始皇派王翦率60萬大軍用了一年時間就占領了楚國全境。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秦始皇也犯了平常人常犯的錯誤,在事情未辦成之前就盲目地讚美別人,暴露了自己沒有前瞻性和預見性的弱點。秦始皇導致判斷失誤被動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對事情的難度和複雜性缺乏充分的估計,把本來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說明他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水平還不到家;其次,對他人盲目相信,這一般是某種心理定勢,平時因某人辦事利索,能力強,成功率高就推而廣之,認為什麼事到他手上都可迎刃而解;再次,他讚美時嘴巴毫無遮攔,把話說絕了,沒有給自己留條後路或台階,不老練,不含蓄。

古人雲:“三思而後行。”做任何事情都應這樣,讚美也是如此。不要一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就讚美,應把眼光放長遠些。有些東西具有相對穩定性,比如人的容貌、性格、習慣等,這方麵比較容易稱讚;而有些東西如人的行為、成績、思想、態度等,若從長遠考慮,讚美時要謹慎。如有些人人黨之前各方麵表現都很積極,領導便開始稱讚他,“該同誌一直……”然而,“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你怎麼能通過他一時的表現就枉下結論?要知道,“知人知麵不知心”。在某些欲望的驅使下,他的言行可能會背離他的本意而倒向虛偽的一麵。即使他當時的所作所為真的是發自內心的,但這並不能代表他會一直這樣。因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如果讚美人時僅限於就事論事,極易犯目光短淺的錯誤。

遠見卓識還要求顧大體,識大局,不要因一己之讚刺傷他人。尤其是在單位裏,同事之間的利益衝突較嚴重,大家都對成績、進步、收獲、優點、長處等方麵問題很敏感。如果你讚揚其中一個人,“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引起其他人反感。某師範學院對教師控製很嚴,有進無出,隻要你進了這個學院工作就不會放你走。很多老師千方百計想調動都被卡住。劉某最後放棄了工作關係,隻身到北京“打工”,在全校反映強烈。某君稱讚劉某說:“現在是誰有本事誰走,誰沒本事誰窩囊。劉老師就是比別人強,說走就走,誰也攔不住。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成大事。”這句話傳出去後,從領導到同事對他都很反感,一句讚美,大犯眾怒。沒水平的讚美不僅收不到讚美之效,反使自己名譽掃地。

讚美別人時的遠見卓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要把讚美的眼光放長放遠,使自己的讚美能經受得住時間的檢驗;讚美別人要站在一定高度上,隻有站得高,才能更充分地發掘別人的優點和成績;要注意考察別人的成績或長處的影響範圍,使你的讚美更加具體、貼切;要善於見微知著,從小事上發掘出重大意義,從眼前影響推測將來影響;要深入了解別人的真實能力和形勢的發展趨勢。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作為社會中的人更是如此。所以,我們在讚美他人時須慎重,在事情未果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倘若你不經仔細考慮而隨意地誇獎他人,終會有難以自圓其說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