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宜以理服人,擺事實,講道理。你一味地挖苦侮蔑,或者以對方的缺陷為笑柄,過分地傷害人的自尊,就會既得罪了人,又達不到目的。其實,人人都有自尊心,隻要運用得法,含蓄隱晦的表達更容易讓人接受,也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這種曲意諷喻的方式是我國傳統的幽默表達技巧。
有一客人去參加宴會,見主人招待他沒有菜肴,便跟主人要來副眼鏡,說視力不好使,帶上眼鏡後,大謝主人,稱讚主人太破費了,弄這麼多菜,主人道:“沒什麼菜,怎麼說太破費?”客人說:“滿桌都是,為何還說沒有?”主人日:“菜在哪裏?”客指盤內說:“這不是菜,難道是肉不成?”
這位客人麵對主人的吝嗇不好直說,轉彎抹角,幾句妙語實在值得玩味。既表明了自己的不滿,又譏諷了友人的小氣。
此則笑話一波三折,手段高明,歎為觀止。
無獨有偶。
從前有個有錢人,非常吝嗇,待人很刻薄。有一天吃飯的時候,來了客人,他把客人留在客廳裏,自己偷偷地溜到裏麵吃飯去了。客人很生氣,大聲說道:“這座廳堂很可惜,許多梁柱被蛀蟲咬壞了!”主人聽見了,急忙走出來,問道:“蟲子在哪裏?”客人笑了笑,答道:“它在裏麵吃,外麵怎麼知道?”
客人的答話是雙關語,表麵上是說蛀蟲,實際上是指主人。主人自然能夠聽出話中話。
某校一年級新生軍訓,一位學生因訓練不認真,三次打靶三次剃了“光頭”,使全班的團體總分成為全年級倒數第一。打靶回來的路上,班主任一捶這位學生的肩膀,笑著說:“嗨,三次你都‘吃燒餅”靶子以外的地方都打中了,也真不容易啊!”老師不乏幽默的“讚揚”引得了同學們的笑聲,連這位學生也忍不住笑了。但笑過後,抓了半天後腦勺,很不好意思。
羅西尼是19世紀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一天,一個作曲家拿著一份七拚八湊的樂曲手稿來請教他,演奏過程中,羅西尼不停地脫帽。那位作曲家問他:“屋裏太熱了?”羅西尼回答說:“不,我有見到熟人脫帽的習慣,在閣下的曲子裏,我碰到那麼多熟人,不得不連連脫帽。”羅西尼巧妙地用“那麼多熟人”來暗示曲子缺乏新意,抄襲太多,即含蓄又明確地向對聲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既不傷情麵又達到了目的。
此外,批評應就事論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哪兒疼就治哪兒的病,而不能揭他人傷疤,翻舊帳,或誇大其詞,借機整人。不能因一時一事的失誤,就將他人的過去全盤否定,或形成限定印象,覺得此人“朽木不可雕也”,更不能當麵斷定此人“不可救藥”。
但事實是,很多人在批評他人時卻不能做到就事論事,他們對以前曾犯過錯誤、受過處分甚至於懲罰的人,總是抱有成見,這樣,在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時,自覺不自覺地就會把眼前的事和以前的事扯到一塊兒,翻老賬,而這往往就觸動了其最敏感的、最不願意讓別人觸及的神經,從而使人產生極大反感。
一名中學生,因為考試作弊,受到一個通報批評的處分,後來,他和一個同學吵了一架,於是班主任老師找他談話,對他進行批評,可剛講幾句,就談崩了。下邊是他們的對話:班主任:“你對同學大打出手,可真夠威風的啊。”
學生:“我……”
班主任(打斷學生):“你怎麼樣?上次那個通報你忘了吧?我可是沒忘啊……”
學生:“那你就給我再來一個通報吧!一個我抱著,兩個我背著!”
班主任:“你……”
批評最忌翻陳年老賬,將對方過去的問題一股腦兒地抖出來,以顯示自己的理直氣壯。殊不知,連珠炮式的指責隻會加大對方的對抗情緒,使所遇到的問題更難解決。
“並不是我喜歡揭他的瘡疤,而是他的態度實在太惡劣,一點悔過的意思都沒有。我這才忍不住翻起舊賬來的。”有這個不良癖好的人經常為自己這樣辯解。
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有必要指責其態度時,隻要針對他的惡劣態度加以警戒即可。一事一論效果較好。
俗話說,批評的話最好不超過三四句。會做工作的人,在對他人進行批評教育時,總是三言兩語見好就收,不忘給對方留一定的餘地,而有的人就不是這樣了,他們總是不肯善罷甘休,非把對方批得“體無完膚’’不可,結果是過猶不及,往往把事情推到了反麵。像有的批評者總以逼迫被批評者承認自己錯了並做出某種承諾為最終目的,就是屬於這方麵的一種比較常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