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批評的實用技巧(2)(2 / 3)

某大學女學生王某與校外一男士發生了不正當男女關係,這事讓係領導知道了。係領導抓住這一點,把王某狠狠地批評了一通。當然,王某也認識到自己的確錯了,很誠懇地向係領導認錯。這件事本該到此為止,但係領導並沒有善罷甘休,非讓王某寫下書麵保證並公開在係中認錯不可。書麵保證可以寫,但公開認錯就有點勉為其難了。這類事本來不光彩,如果讓係裏師生都知道,一個姑娘家以後還有臉見人嗎?王某尋思來尋思去,找不到下台的辦法,於是便離校出走了。

一般來說,批評應該適可而止,沒有必要把對方置於死地,因為我們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治病救人,是為了幫助別人。一個人犯了錯誤,對這個錯誤的某一點隻要提醒一下就行了,再提第二次是沒有必要的,提第三次就變得“婆婆媽媽”了。把過去的錯誤重新批評,總是糾纏不休,不僅於事無補,而且也顯得愚蠢。因此說批評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輕重適當,否則就有悖於批評的“治病救人”目的了。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我們麵對著一個犯有某種過錯的人時,能夠做的補救措施之一,就是用語言向對方指點迷津,促其浪子回頭、迷途知返。不過,批評犯有過錯的人,與平常的說話是有較大差異的:過或不及,都難於取得令對方口服心服的效果。因此,批評或勸戒犯有過錯的人,必須把握言語內容、言語形式和言語分寸,否則就會讓對方丟麵了。

當發現不良苗頭,由於某種原因又不便正麵對責任者提出批評時,便可通過“點事不點人”或“點單位而不點名”的方式提出警告。這樣就可以既點出問題,令對方受到震動,又維護對方的麵子,給他們改正的機會。

某單位為整頓勞動紀律,召開員工大會。會上領導說:“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單位的紀律總體是好的,但也有個別同誌表現較差。有的遲到早退,也有的上班時間聊天……”

這裏,用了不少模糊語言:“最近一段時間”、“總體”、“個別”、“有的”、“也有的”等等。這樣,既照顧了對方的麵子,又指出了問題。它沒有指名實際上又是指名,並且說話又具有某種彈性。

大多數領導學識淵博,很有涵養,他們在批評屬下時措詞得當,而且方法巧妙。某食品商店經理在全體職工大會上說:“要端正經營作風,加強勞動紀律,公私分明,特別是那‘甜蜜的事業’——糖果櫃台,顧客反映很多……”

在這裏,“甜蜜的事業”是語義雙關,“甜蜜”本指糖和蜜的味道,其轉義是幸福、愉快、舒適的意思。那位經理的講話,看似是利用其表層意義——點明是哪個櫃台,即店內經營糖果的櫃台,實質是委婉地批評了該櫃台中那些利用工作之便,不掏個人腰包,公私不分,想吃就抓,把糖果櫃台工作看成是享口福的“事業”的人,讓他們在笑聲中反省自己。這種非說教性的批評,不至於太傷職工的自尊心,因此,容易讓人接受。

在批評他人的時候,最忌諱拿權威說話。個別上級如果和下屬發生口角,氣頭上的口頭語是:“聽你的,還是聽我的?”“這樣做誰說了算?”他們不是平心靜氣的批評,而是用扣獎金,扣工資,調離崗位相威脅;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仗勢壓人,仗勢欺人。這樣做的結果,常常是壓而不服,還結下了心病。

每個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毛病和缺點,即所謂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上級,應針對下屬在工作當中出現的重要的和比較重要的問題提出批評,使對方能及時認識到,並加以改進,切忌犯吹毛求疵的毛病,對下屬所犯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問題也橫加挑剔。這樣既顯得你領導工作無重點,又讓下屬對你產生反感和抵觸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時候,你都不應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以自己心裏的想法去揣摩他人的心理和行為會使你的批評有失偏頗,因為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人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了解對方的心態。因此,揣測他人的心思是一種不公平的溝通技巧,有時更是一種卑鄙的攻擊人的手段。批評他人時,要避免下列說法:“你這麼做,還不是為了晉升”、“將工作做得好,僅僅是想討好我而已。”等等,就明顯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5.用溫和的語言點明問題效果更好

如果對方犯的不是原則性錯誤,或者不是正在犯錯誤的現場,我們就沒有必要“真槍實彈”地批評。我們可以不指名道姓,用較溫和的語言,隻點明問題;或者是用某些事物對比、影射,也就是平常所說的“點”到為止,起到一個警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