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誠信的品質與組織的品牌
市場競爭最終是名牌“瓜分天下”。現代市場競爭是品牌競爭,更是名牌競爭。成功的品牌,具有豐富的內涵,它能給消費者和社會公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吸引大家關注、品味、欣賞的目光,能促成公眾購買消費的行為,是企業寶貴的財富和競爭的法寶。誰擁有成功的品牌,誰就擁有一定的市場;誰擁有響當當的名牌,誰就擁有更大的市場。可口可樂、惠普、鬆下、IBM、海爾等著名品牌的競爭優勢就是明顯的例證。
誠實守信的企業品質能夠形成名牌並發揮出名牌效應。一個企業的品牌,包括名稱商號、產品質量、服務質量、設計風格、文化品位、曆史積澱等多種因素,但貫穿、滲透其中的決定性軟件因子是誠實守信的品質,是它不騙人的承諾和責任。名牌產品不僅使用價值可靠,而且是文化品位的標識。名牌效應,本質上是信用精神在企業和產品中的凝結。誠實守信的企業品質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或新的資本形態,特別有助於名牌效應的發揮。
貨真價實、安全可靠是企業誠信品質的最基本內容。任何一種產品、一種服務,之所以能夠被企業開發生產或投資提供,歸根到底是因為它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從而實現其使用價值和價值(包括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而這種滿足需要和實現價值的過程,要經過生產、銷售和購買、消費等“鏈條”性環節,對企業而言,向社會提供符合質量標準、綠色環保安全、優質量足超值的產品或服務,正是企業誠信品質的集中體現。但不容忽視的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少企業“殺雞取卵”,造假蒙騙屢見不鮮。2001年中秋節前,南京冠生園的“陳餡月餅”事件,不僅使該企業最終倒閉,而且導致數十家“冠生園”乃至全國月餅市場遭殃。
五、誠信的管理與組織的精神力量
凝聚力和輻射力是組織生存和發展的巨大精神力量,而誠信的管理則是形成強大凝聚力和輻射力的根本途徑。在當代社會,組織管理的理論層出不窮,組織管理的辦法豐富多彩,但所有理論、所有辦法能夠充分發揮其有效作用的共同點、基本點,歸結起來還是兩個字:“誠信”。誠信的管理,能夠激勵員工巨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能使員工的創造、奉獻及時受到肯定、讚賞和褒獎,從而形成極大的榮譽感、自豪感和責任心;誠信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實現組織共同價值觀、道德觀向個人價值觀、道德觀的內化,使員工在觀念上確立一種內在的自我約束、自我控製的行為標準,並自覺地遵紀守法,按企業的規章製度辦事,積極努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誠信的管理,可以通過人際關係的有效調適,增強組織成員之間、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信任感和情感交流,從而減少和防止戒備感、孤獨感,避免各種心理負擔和抵觸情緒,使全體成員身心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創造之中。
欺騙性的“管理”失人心、損形象、沒“文化”。在當今的企業管理中,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認識到誠信管理的作用與價值。僅從拖欠民工工資這一社會焦點與熱點問題來看,2003年12月,西安市就有50%的建築工地拖欠民工工資。這些企業采取各種欺騙手段,耍賴、逃避、拒付作為自己“員工”的農民工長期勞動應得的血汗錢,即使在溫家寶總理親自為民工討回工資,並引發政府、媒體及全社會關注欠薪問題的社會背景下,仍然有為數不少的企業繼續耍賴,甚至對民工棍棒交加。西安市一建築企業,為隱瞞拖欠真相,竟然當著市建委和勞動部門組成的檢查組的麵,用鐵管威脅、毆打農民工。這種不誠實、不守信的惡劣行徑,不僅嚴重侵害了農民工的正當權益,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和風氣,而且也暴露了這些企業管理上的巨大黑洞,損害了這些企業的基本形象,昭示了這些企業無任何“文化”可言的虛弱底氣。針對這類嚴重問題,陝西省建設廳、陝西省財政廳等六部門在2003年12月上旬聯合發文,將拖欠工資列為“信用不良”,並采取多項相應措施進行懲戒和管理。
用誠信之魂打造的組織形象奠定了豐厚的誠信文化底蘊,而誠信文化底蘊則鑄就著優秀的組織形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組織不論怎樣經營,最基本的“底線”就是“誠信”,這是所有組織賴以立足的“樹枝”,千萬不可自己把自己坐著的樹枝給砍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