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皮活、氈鞋、磨麵(2 / 3)

紅軍撤離西進時,經供給部的一位幹部動員,水磨關、紅廟墩的六七名青年一同參加紅軍,也隨隊伍西征了。部隊經山丹霍城,到達民樂永固的時候與馬家軍遭遇,後續部隊被衝散。我和一個紅軍戰士與部隊失去聯係,回到家中。

因我們兄弟曾為紅軍做事,我又帶領紅軍趕了地主的羊,引起了地方反動勢力的仇視。我剛回到家中,保甲長便將我們兄弟倆及紅廟墩的王發信等17人捆綁,送到縣城監獄關押。我哥沾染有吸食大煙惡習,半路上煙癮發作,被保長推入冰河中算是了事。我們其餘人被關押了18天,遭到審訊拷打。1937年春節剛過,我又被抓了壯丁送到祁明山旅當兵,與被俘到該旅的紅軍人員共同修甘新公路。抗戰爆發後,祁旅調到陝西,因水土不服士兵死亡嚴重。我聽到當年的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駐在陝北,頓生再參加念頭。於是串聯了兩個同鄉逃跑到三原縣,不幸又被國民黨的一股騎兵截獲。不久再次逃跑,幾經周折直到1939年,穿過了敵人的封鎖線,到達陝甘寧邊區的富山縣參加了八路軍,實現了參加紅軍的夙願。

店員張學仁――

西路軍到永昌時,我和王有福在王瑜的“複成功”商號裏當店員。商號經營日用雜貨,王瑜本人是當時商會的會長。

有位劉科長住在國民黨縣黨部裏,常來“複成功”店鋪。我們經常早晚送洗臉水、送開水,還幹些零星雜務活,逐漸熟悉了。

劉科長熟悉了“複成功”的情況,知道店鋪裏有收來的秋羊毛。他說:“奉首長之命,你們的羊毛拿出來,給首長們趕製氈靴!”我們給王瑜轉告之後,王瑜找來了四五個氈匠,把收下的800斤秋羊毛拿出來,就在店鋪院內設攤趕製。不到一個月時間,製成600雙氈靴,交給了劉科長。那年冬天十分寒冷,地皮凍得都裂開了口。劉科長接收這部分氈靴時,說了不少的感激話。

部隊離開永昌的前三天,劉科長對我說:“你們有啥事,趕快告訴我,不然我們走了就不好辦了!”當時我們再沒有什麼事,隻是紅軍剛來永昌時,把“複成功”商號的一部分賬簿收到縣黨部劉科長的住處放著,我們當即提出要這些賬簿。劉科長說:“你們的賬,你們認得,到我住的那裏找去!”我和王有福到縣黨部的一間屋子裏如數找回了賬簿。

氈匠王開德――

紅軍到南泉田家莊駐守。紅軍一位姓朱的團長,把我找去為紅軍做氈鞋。這時,隻有我們兄弟三個匠人。在田家莊做了幾天,這個團要到縣城,我們也隨部隊進城,住在鍾家大院。這個團的活幹完後,團長把我們移交給了紅軍總供給部繼續幹活。這時供給部的部分人員要出城,我們又跟著出了城,住在西十裏鋪的謝家西莊,又支起攤子繼續幹。這時又增加了張朝山、楊二氈匠和一個姓冉的天水匠人,我們稱他冉秦州。

我們這幫匠人不僅趕製氈鞋,還養護在東十裏鋪戰鬥中大腿負傷的一名紅軍排長。他抬入縣城後,我用一塊帳篷布給他蓋。我們出城時,把他抬到城外,繼續養護。

在謝家西莊幹了幾天,部隊轉移到水磨關,我們繼續跟上轉移。我們把攤子鋪在水磨關的王家西新莊內的鋪院。這時,我哥王開仁、弟王開貴家中有事走了,隻剩楊二、張朝山、冉秦州和我四人繼續幹。紅軍行軍,氈鞋用量大,因此我們的任務越來越重,沒日沒夜地幹。初期每天可做20雙到23雙左右。為了減少紅軍雙腳凍傷,黃部長動員我們再鼓點勁,加把油,到後期我們每天可達到30雙左右。自10月初到11月中旬,我們為紅軍趕製的氈鞋至少有千雙。在水磨關住了七八天,南沿溝灘發生了戰鬥,戰鬥後繼續西進,到新城子的徐家莊住了一夜又連續行軍出了永昌縣城。

我們四人參軍跟著紅軍西進了,經大馬營,直抵民樂永固。我因連續做活勞累過度,體力不支,尤其水土不服,腹瀉不止,加上幾天的行軍就把身體搞垮了,病倒在途中。我在一個群眾家休息了幾天,沿途乞討,臘月中旬回到家中。楊二也失散回來,聽說張朝山後來也失散回來,但至今未見過麵,冉秦州不知下落。

為紅軍磨麵的王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