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來,拿著這個家夥!(2 / 2)

一天,他們在一道沒入雲端的大坡前駐足,發現深溝裏有八九個土石洞子,決定分散在洞中宿營。孫玉清、熊厚發等傷病員住在後溝,王樹聲、杜義德等住在前溝。

正當他們沉浸在極端疲累的鬆弛之中,小股敵人從山口左側小路翻越直達後溝。

“砰――砰!砰!”幾聲沉悶的槍聲。王樹聲、杜義德等趕快備鞍上馬,趕到後溝一看,發現敵人騎兵不到十人,還有馱馬,立即開槍射擊,打死一人和一匹馱馬,其餘見勢不妙,翻山逃跑了。原來這是給追擊紅軍的敵人運送糧食的運輸隊。從此,孫、熊和王、杜兩隊人馬又被打散。

王樹聲、杜義德一行慢慢登上大阪的脊骨。他們不是在走,而是爬,在沒膝的深雪中艱難蠕動。累了,閉上眼歇歇;渴了,抓把雪嚼嚼;餓了,拔草根啃啃。長期缺乏營養,他們個個瘦得皮包骨,虛弱得連舉腿邁步的力氣都沒有了。

王副總指揮坐在一邊,雙眉緊蹙。突然,他站起來兩眼發亮地向大夥一招手,說:“有辦法了!”原來,他們白天遠遠看見山下有人在小河溝打撈什麼,附近還搭著幾個草棚子。王副總指揮用望遠鏡觀察,知道是些淘金遊民。因為怕暴露目標,沒有驚動他們。現在,在這個節骨眼上,王副總指揮決定晚上冒險下山去向淘金者商討買糧。

暮色蒼茫,他們悄悄摸下山找到淘金遊民。淘金者有十多個人,看見他們荷槍實彈,嚇得渾身發抖,以為碰上兵匪強盜。一個老者跪下磕頭,戰戰兢兢地說:“老總,我們四海為家,天當屋,地作床,實在是一無所有呀!求求老總大發慈悲,饒了我們吧,饒了我們吧!”說完把頭低低地伏在王副總指揮麵前,一動也不動了。

副總指揮沒有回答,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慢慢地彎下腰,雙手扶起老人。他把老人拉到身邊,並肩席地坐下,和藹地說:“這個東西是專打日本鬼子,專打國民黨反動派的!來,拿著這個家夥!”說著把槍往老人懷裏一放,哈哈笑了起來。老人被副總指揮的話語和誠懇舉動所感染,疑懼逐漸消除。

副總指揮說明大家的處境和來意。老人聽後,回頭向同夥揮了揮手。同夥們一個個會意地鑽進草棚,不一會兒,每人拿出些米和麵,捧到他們麵前,他們用銀元買下糧食。老人關照說,這陣子馬匪搜山搜得厲害,要注意躲藏好。

他們沿著崎嶇小道東行,發現有間草房住著一個牧羊人,曾給紅軍帶過路。牧羊人詳細談了山外敵人把守路口的情況及敵人活動的規律,又給大家煮了黃米飯吃,還安排住宿的地方。在懸崖峭壁的石頭岩上,有兩個大石洞,離地約有三四丈高,要用吊繩才能爬上去,非常隱蔽安全。他們放心睡了個好覺。

“砰!砰!砰!”突然,他們頭頂的山上連著三聲槍響,把他們從睡夢中驚醒。這時已是中午12點了,他們懷疑老鄉向敵人告了密,但槍響之後再沒動靜。過了一會兒,老鄉從繩子上溜下來告訴他們說,敵人搜山來到他棚子裏,問有無紅軍的散兵,沒有發現可疑的跡象,就到山口外麵去了,說完便讓他們去吃飯。飯後,副總指揮用他帶的金葉子付了飯錢,並感謝牧羊人的幫助。老鄉送他們走了約一裏多路,指給他們去的方向和應走的道路。

在崎嶇狹窄的山間小路跋涉到黃昏,人人筋疲力盡,個個又累又餓,就在山坡林邊空地宿營。大家揀來枯枝幹草升起篝火,火焰訇起,夜晚的寒冷向後退去,煮熟的小米香氣逼近。極度疲憊的衰弱身體,有小米下肚,有幹枝墊背,很快就睡著了。

一覺醒來,天地大亮。在重重疊疊山的包圍中,靜穆的太陽寧靜如斯,散射光明。對麵山坡有十多個穿皮衣帶皮帽的人,高聲咋呼著向他們走來。那些人漸行漸近,舉起手中的長槍,遠遠朝他們打了一排子彈,並喊叫起來。

“紅軍,你們繳槍吧!”

“我們知道你們是紅軍,把槍留下放你們走!”

這時大家才清楚,來人不是馬家軍,而是黃番武裝。黃番即後來的裕固族。

王樹聲掏出一支手槍,朝黃番喊道:“手槍給你們留在這裏!”

他們從旁邊的山坡滑雪而下。坡下深溝流水湍急,奔騰呼號,溝上橫著一條鐵索。大家攀著鐵索,過了深溝。

轉眼已是垂楊綠柳搖曳之時。雪水泛著白沫,汩汩地流淌,紅柳拱出沙包,擎起殷紅的花束。他們朝著東方,朝著延安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