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挑戰是勇敢者的品格,然而把不斷接受挑戰當作人生的樂趣則是成功者的個性和品格。
巴菲特是一個性格剛強的富豪,他的迷人的性格氣質最優秀之處在於他喜歡不斷接受挑戰。他的座右銘是:“跌倒了,爬起來!再前進”。
巴菲特品格堅毅並且生財有道,還在於他善於用財,他從不亂花錢財去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他總是琢磨怎樣讓錢生錢的辦法,有的同事開玩笑地說:“巴菲特,你已是百萬富翁了,滋味如何?”巴菲特回答讓人玩味,他說:“凡是我想要的而又可以用錢買到的東西,我都能買到。至於其他人所夢想的東西,如名車、名畫、豪宅等我不為所動。因為我不想買到。”但巴菲特對認準的投資方向卻肯下賭注,且堅毅執著。他投資可口可樂公司、吉利特公司、《華盛頓郵報》以及其他公司的控股公司都是下大股份的。
早在青年時,當專家們都說政府雇員保險公司已經價逾所值時,他通過與該公司副總裁洛利默·戴維森深談後,認為該公司是一個有前途的公司,毅然將所有積蓄的2/3投到這個公司,因巴菲特股份越來越大,如今這個公司已成為巴菲特的柏克什、哈斯維公司所有。正如人們講的那樣,巴菲特研究的是如何賺錢,他要聽的也是如何賺錢。有一年巴菲特帶領全家到加州聖西米昂,參觀報業大亨赫斯特豪宅,導遊詳細介紹了每道窗簾、每張地毯、每件玩物花了多少錢買的,巴菲特截住導遊的話說:“不要告訴我他的錢是怎麼花的,告訴我他的錢是怎麼賺的。”巴菲特雖然擁資百多億,但他卻舍不得亂花錢。一次他住豪華旅館裏,特意給朋友傑裏·歐萊斯打電話:“歐萊斯,你能不能來時帶幾罐百事可樂來,這裏的汽水簡直貴得驚人!”巴菲特認為今天的5分錢,明天就可能價值不菲了。巴菲特曾風趣地對朋友說:“金錢對我來說並不重要,而賺錢的過程,即不斷接受挑戰才是樂趣,不是要錢,賺錢,看著錢滾錢才是有意義的。”
4在挑戰中捕捉人生機遇
挑戰與機遇同在,風險與收入並存。我們不要拒絕挑戰,拱手將機遇讓給別人。有一位年輕的銀行經理告訴拿破侖·希爾有關“工作能量”的經驗:
“我們銀行有一位經理突然離職,留下許多重要緊急的工作。副總經理找我去談,他說:‘我已個別問過另外兩個是否能分擔這位離職經理的工作,直到有新人接替為止。他們沒有明確拒絕,但都說自己現在的工作已經很重了。不知你是否能暫時接管這個重任?’“在我的工作經驗中,我知道拒絕新的挑戰是非常不明智的,所以我當場同意並保證盡最大努力來完成同時還要處理原來的工作。副總經理因而很滿意。“走出他的辦公室時,我又增加了一個責任。在我們那個單位,我跟另外兩個委婉拒絕額外工作的同事一樣忙,當時我就設法同時處理兩件工作。當天下午,我個人原來的工作完成後,下班時間已到,我冷靜地研究‘應該怎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我拿起一枝鉛筆,飛快地寫下每一個能想到的方法。“你看,我真的想出來了。比方跟我的秘書訂出一個規定,把所有的例行電話都集中在某一個時間;把所有的拜訪活動都集中在一段時間;將一般的例行會議由15分鍾減為10分鍾;每天隻有一次集中對秘書口述。此外我的秘書也很願意替我分擔一部分比較花時間的細致工作。“在一個禮拜內,我發現我口述的信件比以前多了一倍,處理的電話多了一半,同時開會的次數也比以前多出一半,但做起來易如反掌。很坦白地說,當我發覺自己以前做事那麼散漫時,簡直嚇了一大跳。“我這樣又過幾個禮拜,副總經理又找人請我過去一下。他首先誇獎我的成績,接著說他一直在找人,但是都不理想。然後又說他已經在主管例行會議中提出這個問題,他們授權他把這兩件工作合並,全部歸我負責,還破格提拔我為經理助理,並且替我大幅度地加薪。”
迎接挑戰,就是把握了機遇。上述例子正是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