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三十二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與其他美國總統相比,有兩個獨特之處。他是總統中唯一的殘疾人總統,又是唯一的連任四屆的總統。由於1952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總統隻能連任兩屆,所以他又是絕後的獲三任以上的總統。
有人把約翰·肯尼迪和羅斯福並列為“公子總統”,但兩人實際上有很大不同。肯尼迪有兄弟四人,他並不是家庭的寵兒。在哈佛念書時,肯尼迪是運動健將,經常遍身傷痕。羅斯福卻是他母親的獨生子,從小就在母親的溺愛中長大,過的是真正嬌生慣養的生活。所以,真正的“公子總統”非羅斯福莫屬。
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1882-1945)1882年出生於紐約一個叫海德公園的小鎮上。他的家庭家境殷實,是百萬富翁之家。不僅如此,他的家族在政治上也頗有影響。著名的“大棒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是他的遠房堂兄。他後來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富蘭克林·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在著名的格羅頓公學畢業後,就讀於哈佛大學,四年後又轉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學習。參加律師考試合格後,羅斯福開始棄法從政。1909年,羅斯福參加了紐約州的參議員競選活動,並一舉獲勝,從此開始了他的政治活動生涯。
1913年,羅斯福任海軍部助理部長,不久就以卓越的行政管理才能聞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主張美國應該加入國際聯盟。1921年,三十九歲的羅斯福在休假期間的一次遊泳後,患上了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症),兩腿癱瘓,不得不離開政界。這以後,他曾一度消沉,在妻子的鼓勵下,他開始重整旗鼓,拄著雙拐繼續參加政治活動。1928年他競選紐約州長,兩次當選。
1929年,在美國首先爆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空前的經濟危機。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國聯播節目中,人們聽到了羅斯福熱情、洪亮、充滿信心的聲音,他說:“在這個不幸的時代,我們要製訂出一些計劃來,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壓在經濟金字塔底層被人遺忘了的人們的身上。”在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他又說:“我為你們和我自己在這裏表示決心,要為美國人民舉辦新政。”1933年,他以壓倒多數的選票當選為美國第三十二屆總統。3月4日,他發表《隻有恐懼本身才是我們感到恐懼的東西》的著名就職演說,就任美國新總統。那時,他五十歲,寬肩膀、大個子、兩腿癱瘓、華發稀疏、嘴邊拖著兩條長長的皺紋,有著驚人的自信心和記憶力,熱心改革。上任第二天,就開始推行“新政”,在一百天內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動,同時利用著名的“爐邊談話”,每次都以“我的朋友們”開頭,親切、輕鬆、及時地把大政方針告訴人民。在他的主持下,美國迅速從危機中走出來了。1936年,他因得到農民、工人和非特權階級的堅決支持而連任。
羅斯福能成為世界性的曆史人物,是由於他在反法西斯鬥爭中作出的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羅斯福對德、意、日法西斯采取以“中立”為名的綏靖政策,企圖用犧牲別國利益的辦法來緩和與法西斯德國的矛盾,推動德國去進攻蘇聯,然而法西斯德國卻首先把矛頭指向美法,並對美國磨刀霍霍。1940年6月,法國投降,英國形勢危急,美國受到威脅。為了維護美國資產階級的利益,羅斯福同美國國內的和平主義、孤立主義作堅決鬥爭,使國會撤銷《中立法》,通過《租借法》,規定對反希特勒聯盟各國出租武器、糧食等物資,這標明羅斯福在反法西斯鬥爭中跨出一大步。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正式參戰。羅斯福積極開展外交活動,促進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和擴大,以帶病之軀多次離國,組織並參加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對彌合盟國間政治上和戰略上的分歧,對促進美、蘇、英三國建立合作關係,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44年,羅斯福再次連任總統。1945年4月12日,他因腦溢血在溫泉鎮逝世。
羅斯福死後,丘吉爾大哭了一場,並在英國議會大廳發表悼詞,盛讚羅斯福的成就,稱他的死是“人類一個痛苦的損失”。共和黨的反羅斯福分子塔夫托也說:“蓋棺定論,他是個戰時英雄,他為了美國人民確實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紐約時報》的社評說:“正值強大而殘忍的野蠻勢力威脅著要蹂躪整個西方文明的時候,幸有羅斯福坐鎮白宮。百年之後,人類也會因此俯伏而感謝上帝。”由於羅斯福的巨大功績,他被美國人民視為曆史上最偉大的幾個總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