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和它的意義(2 / 3)

一般而言,兒童和少年不太會問“人生有什麼意義”的話,他們倒是很相信人生總歸是有些意義的,專等他們長大了去體會。厄運反而不容易一下子將他們從心理上壓垮。因為父母和一切愛他們的人,往往會在他們不完全知情時,就默默替他們分擔和承受了。老年人也不太會問“人生有什麼意義”的話。問誰呢?對晚輩怎麼問得出口呢?哪怕忍辱負重了一生,老年人也不太會問誰那麼一句話。信佛的,隻偶爾獨自一個人在內心裏默默地問佛。並不希冀解答,僅僅是委屈和抱怨的一種傾訴而已。他們相信即使那麼問了,佛品出了抱怨的意味,也是不會責怪他們的。反而,會理解於他們,體恤於他們。中年人是每每會問“人生有什麼意義”的。相互問一句,或自說自話問自己一句。相互問時,回答顯得多餘。一切都似乎不言自明,於是相互獲得某種心理的支持和安慰。自說自話問自己時,其實自己是完全知道著一種意義的。

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對於大多數中年人都是有壓力的人生。那壓力常常使他們對人生的意義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義在他們那兒是有著另一種解釋的——責任。

是的,責任即意義。是的,責任幾乎成了大多數是尋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義。對上一輩的責任、對兒女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總而言之,是子女又為子女,是父母又為父母,是兄弟姐妹又為兄弟姐妹的林林總總的責任和義務,使他們必得對單位對職業也具有銘記在心的責任和義務。

在崗位和職業競爭空前激烈的今天,後一種責任和義務,是盡到前幾種責任和義務的保障。這一點不需任何人提醒和教誨,中年人一向明白得很、清楚得很。中年人問或者僅僅在內心裏尋思“人生有什麼意義”時,事實上往往等於是在重溫他們的責任課程,而不是真的有所懷疑。人隻有到了中年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從小盼著快快長大好好地追求和體會一番的人生的意義,除了種種的責任和義務,留給自己的,即純粹屬於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義,實在是並不太多了。他們老了以後,甚至會繼續以所盡之責任和義務盡得究竟怎樣,來掂量自己的人生意義。“究竟”二字,在他們那兒,也另有標準和尺度。中年人,尤其是尋常百姓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國之尋常百姓的中年人,其“人生的意義”,至今,如此而已,凡此而已。

“人生有什麼意義”這一句話,在某些青年那兒,特別在是獨生子女的小青年們那兒問出口時,含意與大多數是他們父母的中年人是根本不相同的。其含意往往是——如果我不能這樣,如果我不能那樣,如果我實際的人生並不像我希望的那樣,如果我希望的生活並不能服務於我的人生,如果我不快樂,如果我不滿足,如果我愛的人卻不愛我,如果愛我的人又愛上了別人,如果我奮鬥了卻以失敗告終,如果我大大地付出了竟沒有獲得豐厚的回報,如果我忍辱負重了一番卻仍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如果……那麼人生對於我究竟還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