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2)

林耀也接著說:“是啊,而且這樣的對局,聯合起來的一方也容易出問題,比如我和小吳聯手和施湧下,可能更下不過他。因為小吳的棋風偏向於厚重均衡,我則喜歡大砍大殺,對一個局麵的判斷和應手很可能完全不同,但又不能說誰的招法就是錯誤的,這種時候,都不知道聽誰的好,而一旦思路不連貫,就容易被對方趁虛而入,而思路一樣了,那和一個人下又有什麼區別?所以施湧才要我和龔老在必要時做一下決策人,可以均衡地控製局麵的發展。而以小吳和我的水平,說句不好聽的,隻怕連李君聖都沒資格做決定我們誰對誰錯。”

沈鴻一邊仔細地聆聽,一邊點頭,說:“你們說得對,不過作為一種新的訓練手段,至少對國少隊的成員還是有效的吧?”

林耀說:“這種加壓棋,對他們肯定有效果的,但能提高多少,還要靠他們自己的領悟能力。”

沈鴻斷然說:“那就好,小林,那你就先在國少隊試試這樣的訓練,我們現在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隻要對棋手的發展有利,我們就要嚐試,無論做得好不好,隻怕不去做。”

在中腹的糾纏戰上,蕭涵開始感到了對方多人作戰的威力。

這種短兵相接的接觸戰,正著往往隻有一手,稍有不慎,勝負立決,而一群高手聚集在一起研究,很容易就能發現最好的一手,更能相互提醒,避免錯著漏著的出現,每步棋都滴水不漏,招招緊逼。

這樣一來,蕭涵的麻煩可就大了,局麵亂是亂,但壓力也越來越大,麵對這樣一個幾乎連最細小的錯誤都不會犯的對手,自己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隻要出現一丁點的誤算,將再難有扳回的機會。

而且他還有時間的限製,不可能每一步棋都細細參詳,這更加重了他的緊迫感,雙眼聚精會神地盯著屏幕,大腦高速運轉,全力以赴地投入棋局中,生怕出現些許疏漏,所有的雜念都被拋開,黑白子的無數變化纏繞其中。

蕭涵第一次在對局中有了疲勞的感覺。

但他更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刺激,還有一種在被不斷壓迫下,妙手靈感源源湧出的奇妙觸感。

人的思維有時就象一根彈簧,在強大的壓製下,反而能爆發出巨大的反擊力,而如果隻是平平淡淡的任其運轉,恐怕有多少潛能都因為無激發的空間而被消磨殆盡。

吳亮淼一直留在訓練室內觀戰,他的注意力大部分放在蕭涵的棋上,看著雙方在糾纏中攻守有據,妙手連發,不由說:“蕭涵在中盤的近身戰中的確是如魚得水,到現在還沒出現什麼疑問手,他的棋感太好了。”

林耀也歎服地說:“是啊,能下成這樣,真不容易,他應的每一招,幾乎都是我們擺出的最佳應手,無懈可擊,怪不得龔老對他如此器重,下得這樣精彩,堪稱名局了。”

龔運程欣然說:“別的不敢誇口,看人的眼光還是有的。不過蕭涵能下出這樣的水平來,也出乎我的意料。”

屏幕上,蕭涵思考了了十多分鍾後,落下了第163手,林耀仔細看了看,“恩”的一聲,顯得有點驚訝。吳亮淼嗬嗬一笑,說:“誇人的話說得太早,他出問題手了。”

國少的隊員們也看出了問題,略一合計,已算好了反擊的方案,林耀苦笑著說:“隻要是人,總歸是要出錯的,誰都不能例外。蕭涵這盤要輸了,龔老,你那盤怎麼樣?”

龔運程緩緩說:“還是細棋,不過小曾中盤時有幾個次序沒走好,正常收官的話,貼目有困難。”

林耀說:“這樣的對局,他們隻要有些許錯誤都是致命的,看來今天施湧那邊要吃兩個鴨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