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議贏來一片歡呼,氣氛瞬間融洽。
很快,我的小書箱滿了,枕頭墊高了,床上靠牆的那半邊也壘起了長城。我按武俠、戰爭、喜劇等分類一一碼放,書脊一律朝外,方便挑選和抽取。
每天午飯後,大人午睡,我們在池塘泡、耍、鬧之後,聚到我家院裏的柳樹下,每人一本小人書,按照喜好各取所需。悶熱的下午,院子裏卻是一片安靜,除了翻書聲,樹上的蟬甚至都沒有叫喚。
當大家為《楊家將》和《平原遊擊隊》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我的興趣在一本剛買回來的舊小人書《威尼斯商人》上,它沒有了封麵,而且是個外國故事。但我為它著迷,連續幾天一直在反複翻看。
晚上在打麥場上睡覺,我會讓大家輪流講述自己所看的小人書裏的故事,把眼裏看進去的再從嘴裏說出來。如果誰說的跟小人書裏寫的有出入,自然會被取笑。說得好的,就會有喝彩。
我們還仿照武俠小人書給自己成立了一個門派:小人書派。強強聯合後,我們的小人書比黃圩街上的小人書攤還要多。於是,我們小人書派的名頭很快就在十裏八村的孩子間越傳越響,雖然戰書不斷,但每次都所向披靡。
但是誰能想到呢,有一天攀峰在他媽的帶領下氣衝衝來到我家,冷著臉說要拿走屬於他的小人書。聞訊聚集來的大夥麵麵相覷,都等著我和攀峰解釋。但我和攀峰誰也不敢看誰,因為這事的背景實在有點複雜:攀峰家和我家因為菜地邊界的幾棵樹,兩家大人吵了一架,還差點兒動了手。於是兩家大人成了不說話的仇人,如果見了麵甚至互相吐唾沫,最後,還牽連到了我們小人書派,在大人的幹涉下,小人書派要分裂了。
可是麵對一麵牆似的小人書堆,攀峰、我和大家一樣,根本分不清哪是他的,哪是我的。攀峰媽便出主意,讓大家都來,輪流拿,對半分。本來我的就最多,所以我被允許先挑最喜歡的,在《西遊記》、《楊家將》、《三俠五義》和那本沒有封麵的外國小人書之間,我猶豫了很久,還是像故事裏的安東尼奧一樣,挑選了銅盒子——先拿了那本《威尼斯商人》。
之後,一堆五彩斑斕的小人書很快被瓜分一空,我們千般辛苦萬般努力所建成的小人書派也瞬間土崩瓦解。
不過,我和攀峰其實並沒像兩家大人那樣形同陌路,因為在夏天過後上了小學,我們又成了一個班的同學,我是班長,他是副班長。在學校裏,我們拉鉤上吊,發誓堅決不像大人那樣小心眼兒。
隻是那些小人書,再也沒能重新合到一起,因為黃圩街那個小人書攤沒了,我們買的越來越少,看的也越來越少。
後來,我開始看很多很多大部頭,有一天突然驚奇地發現,其實早在我上小學之前,就已經熟讀了莎士比亞的世界名著《威尼斯商人》,厲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