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最重要的作戰原則(1 / 3)

盡管這些原則是我經過長期思考和不斷研究戰爭史的結果,但因為是倉促之間寫出來的,所以在形式上還有待批評指正。此外,出於簡明扼要的考慮,這裏隻是突出了那些最重要的問題。因此,這些原則本身並不能使殿下係統、完善地掌握一套軍事方麵的理論,隻能對殿下在這個領域的獨立思考起到促進作用,並為殿下的思考提供一條思路。

(一)作戰的一般原則

1.戰爭理論主要是研究怎樣能夠在決定性的地點保持兵力和物質條件上的優勢,當做不到這一點時,戰爭理論則會教人們去估計各種精神方麵的要素,比如說敵人可能犯的錯誤,一次大膽的行動所造成的影響等等,當然也包括我方悲觀失望情緒的作用。這一切決不在軍事理論的範圍之外,因為軍事理論無非就是對戰爭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所做的一種理性思考。人們必須最經常地考慮到其中最危險的情況,並且對此做最充分的準備。這樣就會產生有理智作根據的英明決斷,這種決斷是任何過分冷靜、謹慎小心的人都不能動搖的。

誰要是對上述一切向殿下做不同的解釋,誰就是一個書呆子,他的見解對殿下隻能是有害的。在一生中未來的重大關鍵時刻,在會戰的混亂情況下,殿下將會清楚地感覺到,在最需要幫助的場合,在枯燥的數字使您束手無策的場合,隻有上述見解才能解燃眉之急。

2.當然,在戰爭中,人們不論是通過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優勢,總是力求使自己具有獲勝的可能性。但是,這一點並不總是能夠做到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人們沒有更好的辦法,往往隻好不顧這種可能性而采取行動。相反,如果我們在這時悲觀絕望,那麼我們就恰恰在最需要的時候、在一切看起來都對我們不利的時候,失去了理智的思考。

因此,即使自己沒有獲勝的可能性,也不該認為采取行動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不理智的;如果我們沒有更好的辦法,而且兵力又少,那麼,盡可能把一切安排妥當,就始終是理智的。

在戰爭中,首先受到考驗的是人們是否具有沉著和堅定的性格,而在上述情況下人們是很難保持沉著和堅定的;但是,如果沒有它們,人們即使有最卓越的才智也會一事無成。因此,為了在上述情況下能夠保持沉著和堅定,人們必須樹立起光榮犧牲的思想,不斷地增強這種思想,並且要把這種思想變為習慣。殿下,請您相信,一個人如果沒有這種堅定的決心,就是在最幸運的戰爭中也不會做出什麼偉大的事業來,更不用說在最不走運的戰爭中了。

在最初幾次西裏西亞戰爭中,正是這種思想支配著腓特烈二世的行動;他在引人注意的12月5日之所以在勒登向奧軍發起了進攻,就是因為他有這種思想準備,而不是因為他估計到用斜形戰鬥隊形最有可能擊敗奧軍。

3.對殿下而言,那些您在一定場合可能選擇的一切軍事行動和采取的一切措施中,往往隻有最大膽的和最小心謹慎的這兩種選擇。有些人認為,理論總是勸告人們要小心謹慎,這是錯誤的。如果理論要對人提出勸告,那麼,按照戰爭的本質來說,它應該勸人選擇最堅決、最大膽的行動和措施;但是,理論在這裏讓統帥根據自己的勇氣、敢作敢為的精神和自信心的大小進行選擇。因此,請殿下不要忘記,任何沒有膽量的統帥是決不會成為偉大統帥的。

(二)戰術或戰鬥學

戰爭是由許多單個戰鬥組成的。盡管這種組合可能有好壞之分,而且會對戰爭的成果起很大的決定作用,但戰鬥本身還是比組合更為重要。因為,隻有勝利的戰鬥組合才能產生好的結果。戰爭中最重要的東西永遠是一種在戰鬥中戰勝敵人的藝術。在這一點上殿下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充分的考慮。下列原則我認為是最重要的。

Ⅰ,一般原則

1.防禦的一般原則

(1)在防禦中,部隊應該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隱蔽的狀態。防禦者除了自己進行進攻外,隨時都有可能遭到進攻,也就是說,他是處於防禦狀態的,因此他必須始終盡可能將部隊隱蔽起來。

(2)不要把所有的部隊同時投入戰鬥。否則,在戰鬥的指揮過程中,指揮官的智慧和才能就不可能得到發揮,隻有保持一部分部隊處於隨時可調動的靈活狀態,並在適當的時候利用它們,戰鬥才可能發生新的轉機。

(3)不必過多地,甚至無須去為前沿戰線(即作戰的正麵戰線)的長短擔憂。戰線的長短本身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前線部隊的縱深密度(即重疊分布的部隊數量)都受到戰線長短的限製。部署後麵的部隊隨時可以機動,或用來增援原來戰鬥地點的戰鬥,或派往其他鄰近的陣地上去。這一條是從上述第二條推論出來的。

(4)當敵人攻擊我方正麵陣線的一部分時,通常同時進行迂回和包圍戰術,所以,我方部署在後麵的部隊就能夠對付敵人的這種行動,從而彌補地形障礙所造成的依托不足的缺陷。如果把這些部隊也部署在作戰正麵的戰線上,以擴展其長度,那麼敵人就可以很容易地包圍我們。與之相比,前一種部署方式更為妥當,這一條也是對上述第二條的進一步說明。

(5)如果在後方部署的部隊較多,那麼隻需要把一部分部隊部署在前線的正後方,其餘的部隊應該部署在其側後方。

部隊從側後方的陣地上,還可以攻擊敵人對我方進行包圍的各個縱隊的側翼。

(6)一條主要的原則是:決不要采取完全消極的防禦,而要從正麵或側麵攻擊敵人,甚至當敵人正在進攻我方的時候也要這樣做。在一定的戰線上進行防禦,目的僅僅在於誘使敵人展開兵力來進攻這段防線,這樣我們就可以調遣部署在後麵的其他部隊轉入進攻。正如殿下有一次非常正確地講過的那樣,防禦工事對防禦者所起的作用,不應該是使他像躲在一堵圍牆後麵那樣更安全地進行防禦,而是應該使防禦者更成功地攻擊敵人,恰恰是這一點必須應用到所有的被動防禦中去。被動防禦始終隻是一種手段,它使我們能夠在我們預先選中並部署好部隊(即做好準備)的地方對敵人進行有利的進攻。

(7)這種防禦中的進攻,既可以在敵人真正向我們進攻時進行,也可以在他向我們行軍的時候進行。我們也可以在敵人開始進攻時把自己的部隊向後撤退,誘使敵人進入一個對他來說陌生的地區,然後再從各方麵襲擊他。在第五個原則中提到的縱深部署部隊的戰略(即隻把2/3、1/2,或者更少的兵力部署在正麵戰線上,把其餘的兵力盡可能隱蔽地部署在正後方或側後方)對於上述所有的防禦進攻術是非常適用的。因此,這種縱深部署部隊的方式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

(8)如果有兩個師,那麼與其把它們並列部署,不如將它們重疊部署;如果有三個師,那麼至少要把一個師留在後麵;如果有四個師,一般說來兩個師在後;如果有五個師,至少兩個師在後麵,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把三個師留在後麵,等等。

(9)在進行被動防禦的地點,我們必須利用防禦工事,但隻利用那些非常堅固的、完全封閉的防禦堡壘。

(10)在戰鬥計劃中,必須確定一個大的目標:如攻擊敵人的一個大縱隊,並徹底戰勝它。如果我們選擇一個小的目標,敵人卻在實現一個大的目標,那我們顯然是目光短淺。在賭博中人們通常用銀幣來賭銅錢。

(11)如果防禦者在自己的防禦計劃中確定了一個大的目標(例如消滅敵人的一個縱隊,等等),那麼他就必須堅定意誌、竭盡全力去實現這一目標。在大多數情況下,進攻者不會在同一個地點上去實現他的目標;當我們攻擊他的右翼時,他就會力圖用他的左翼來贏得重大的利益。如果我們比敵人先鬆懈下來,追求目標的毅力比敵人的毅力小,那麼,敵人就會完全達到他的目標,獲得全部利益,而我們隻能得到一半的利益。這樣,敵人就占了優勢,就會得到勝利,而我們卻不得不放棄已經獲得的一半利益。殿下仔細讀一讀累根斯堡和瓦格拉木會戰的曆史,就會發現這個道理是正確和重要的。

在這兩次會戰中,拿破侖皇帝以軍隊的右翼進攻,用左翼防禦。卡爾大公也采取了同樣的措施。但是,拿破侖在進行這一切時是非常果斷和堅毅的,而卡爾大公卻不是那麼堅決,在行動中經常半途而廢。卡爾大公獲勝的部隊所得到的都是很小的利益,而拿破侖皇帝在同一段時間內在另外的地點上取得了決定性的利益。

(12)請允許我再總結一下上述最後兩個原則。把這兩個原則結合在一起所得出的結論,在今天的軍事理論中被看做是所有致勝因素中最重要的一條,這個結論就是:“用堅強的意誌不懈地去追求一個偉大的、具有決定意義的目標。”

(13)如果這樣做沒有成功,危險當然就會增大。但是,以縮小目標為代價來換取更多的小心謹慎卻不是我們所提倡的。正如我在一般原則中已經講過的那樣,這是一種錯誤的小心謹慎,這是與戰爭的本質相違背的:在戰爭中,為了達到偉大的目標就必須敢於大膽地行動。如果我們在戰爭中冒險做一件事情,沒有因為懶惰、怠慢和輕率而尋求和運用那些在我們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削弱我們的手段,那麼這才是正確的小心謹慎。拿破侖皇帝的小心謹慎就是如此,他在追求遠大的目標時,從來沒有由於小心謹慎而產生恐懼的心理,以致半途而廢。

殿下隻要回憶一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獲勝的防禦戰役,就會發現,其中最出色的防禦戰都是在這兒提出的這些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的,因為這些原則就是從戰爭史的研究中得來的。

正當斐迪南公爵在陶滕豪曾利用堡壘進行被動的防禦戰的時候,他卻突然出敵不意地出現在明登的戰場上,並轉入進攻。

在羅斯巴赫,腓特烈二世也是在出敵不意的地點和時間向敵人發動進攻的。

在裏格尼茨,奧軍白天剛剛搞清楚這位普魯士國王所在的陣地,而夜間卻在另一個陣地上遭到了他的襲擊。國王用全部兵力攻擊敵人的一個縱隊,並在其援軍趕來以前就擊敗了這個縱隊。

在霍亨林登,莫羅在正麵有五個師,在正後方和側後方共有四個師。他繞過敵軍的正麵並先攻擊了敵人的右翼縱隊。

在累根斯堡,達烏元帥受命進行被動防禦,而拿破侖自己卻以右翼發動了進攻,並徹底擊敗了敵人的第五軍和第六軍。

在瓦格拉木,奧軍本來是防禦者,可是,由於奧軍在第二天用絕大部分的兵力攻擊了拿破侖皇帝,所以也可以把拿破侖看做是防禦者。拿破侖用他的右翼繞過奧軍的正麵進攻並擊敗了奧軍的左翼;他不顧自己在多瑙河畔十分薄弱的左翼(隻有一個師),利用強大的預備隊(它們被縱深部署著)使奧軍右翼的勝利沒有對他在羅斯巴赫河畔取得的勝利發生影響。此外,他還用這些預備隊奪回了阿德克拉。

並不是所有上述原則都能在這裏列舉的會戰中明顯地體現出來,但是,所有這些原則都屬於積極防禦的範疇。

腓特烈二世指揮下的普魯士軍隊的靈活機動性是他取得勝利的一個手段,而現在我們不能再寄希望於這種手段了,因為其他國家的軍隊至少具有與我們同樣大的靈活機動性。另一方麵,在那個時代,迂回的戰術還不是很普遍,因而縱深部署的戰略戰術也不如今天那麼至關重要。

2.進攻的一般原則

(1)力求集中占據很大優勢的兵力攻擊敵人陣地的一點,即敵軍的一部分(一個師,一個軍),與此同時使敵軍的其餘部分也處於不安定的狀態(即牽製它們)。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兵力相當或較少的情況下,在戰鬥中占有優勢,也就是說我們才有獲勝的可能性。如果兵力很少,那麼隻能用很少的兵力在其他的地點牽製敵人,以便在決定性的地點上集中盡可能多的兵力。腓特烈二世之所以能取得勒登會戰的勝利,無疑是因為他把自己並不多的兵力部署在一小塊地方上,這樣,同敵人比較起來,他的兵力是非常集中的。

(2)主要的攻擊目標應該指向敵人的一個側翼,其方法是從正麵和側麵攻擊這一側翼,或者幹脆繞到敵人的背麵,從背後進行攻擊。隻有勝利地切斷敵人的退路,才能取得重大的成果。

(3)即使兵力很大,也隻能選擇一點作為主要的攻擊目標,隻有這樣才能在這一點上集中更多的兵力。因為要完全包圍一個兵團,隻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是可能的,或者,在擁有巨大的物質優勢或精神優勢的前提下才是可能的。我們也可以從敵人側翼的一點切斷敵人的退路,這就可以帶來很大的成果。

(4)從根本上而言,怎樣最有把握地獲得勝利,也就是最有把握地把敵人逐出戰場是最主要的事情。戰鬥的計劃必須圍繞這一點來製定,因為利用頑強的追擊很容易使一場勝負未決的戰鬥變成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5)用主力攻擊敵人的側翼時,應該力求對敵人進行向心攻擊,也就是說使敵人感到自己處於四麵包圍之中。即使敵人在這裏有足夠的兵力可以向各個方麵形成對抗,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比較容易喪失勇氣,遭到更多的損失,陷入混亂的境地等等,總之,我們有希望較快地擊敗敵人。

(6)在進攻中,如同在防禦中一樣,也必須選擇敵軍具有如下意義的部分作為攻擊目標,即擊敗敵軍這個部分的力量就會給我們帶來決定性的利益。

(7)在進攻中,如同在防禦中那樣,在目標已經達到或者一切手段都已經用盡以前,決不應該鬆懈下來。如果防禦者采取了主動行為,在其他地點向我們進攻,那麼,我們除了在毅力和膽量方麵超過他以外,就沒有其他辦法取得勝利。如果他采取的是被動防禦,我們當然就不會有大的危險。

(8)應該絕對避免構成連綿不斷的很長的戰線,這種戰線隻能導致現在已經不適用的平行攻擊。

各個師雖然都是按照上級的規定行動的,相互之間是協調一致的;但是它們又是各自獨立進行攻擊的。現在,一個師(8000人至1萬人)不再編成一線,而是編成兩線、三線乃至四線;由此可見,已經不再有連續不斷的戰線了。

(9)用下述方法來使各個師或軍在進攻中保持一致是沒有必要的,這種方法就是:力圖從一個地點來指揮各個師或軍,使它們雖然在相隔很遠、甚至被敵人分割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聯係和協調一致等等。為了共同起作用而采用這種方法是錯誤和拙劣的。這種方法會遇到千百次偶然適用的情況,卻不可能取得重大的成果,而且肯定會被勇猛的敵人徹底擊敗。

正確的方法是給每個軍或師的指揮官分別規定他們各自部隊的行軍大方向,確定他們各自要對付的敵人和所要取得的勝利。

每個縱隊的指揮官在發現敵人時,都有權力命令他們各自部隊全力以赴向敵人進攻。我們不可以要求他們百戰百勝,否則就會優柔寡斷,難以做出決斷,但是,他們必須在需要的時候命令自己的部隊全力以赴、不顧犧牲地投入戰鬥中去。

(10)一個組織有素的獨立的軍,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幾個小時)內抵抗占據極大兵力優勢的敵人的進攻,它不會在頃刻之間就被消滅。即使它確實過早地同敵人發生了戰鬥,就算是被打敗了,對整體來說,他所進行的戰鬥也不是徒勞無益的。因為敵人為了對付這個軍展開了兵力並削弱了兵力,這就為我方其他部隊的進攻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至於具體如何組織這樣的一個兵團,我們以後再談。

由此可知,要想各個部隊相互配合,發揮整體的優勢,隻有使每支部隊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各自對付敵人,並且不惜犧牲地攻擊敵人。

(11)進攻戰最主要的原則之一就是出敵不意。越能用奇襲的方式進攻,就越能取勝。防禦者可以通過秘密的措施,利用隱蔽部署著的部隊做到出敵不意,而進攻者隻有通過突發的、出人意料的進攻才能成功地做到出敵不意。

不過,這種現象在現代戰爭中是很少見的。其原因一方麵在於現在人們有了更好的警戒措施,另一方麵在於現代的戰爭進行得很快,作戰中很少出現可以使一方鬆懈下來而另一方有機會進行突襲的較長的間歇。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總是具有可行性的夜襲(如在霍赫基爾希)以外,還可以當部隊正在敵人的側方或後方行軍時,突然向敵接近,這樣,也會造成出敵不意。更有甚者,我們可以在距離敵人很遠的情況下,以非凡的速度及緊張程度出其不意地追上敵人,以達到奇襲的效果。

(12)與其他所能采取的行動相比,采取真正意義上的偷襲(如在霍赫基爾希的夜襲)對兵力弱小的小部隊而言是最合適不過的。但是,對於不像防禦者那樣熟悉地形的進攻者來說,這種攻擊會遇到許多意外情況。人們對地形和敵人的了解越不確切,遇到的意外情況就越多,因此,在一些情況下,這種攻擊被看做是做最後掙紮用的手段。

(13)進行夜襲的時候,一切部署都必須比在白天更為簡單和集中。

Ⅱ,使用軍隊的原則

1.如果不能不用火器(假如可以不用它,為什麼還不嫌其煩地攜帶它呢?),那就必須用火器來拉開戰鬥的帷幕,至於騎兵,則必須在我方的步兵和炮兵已經大量殺傷敵人之後再使用。由此可以得出下麵的結論:

(1)騎兵應該部署在步兵後麵。

(2)不要在戰鬥剛開始就輕易地使用騎兵。隻有當敵人已經陷入混亂或倉促地撤退,使我們有了勝利的希望時,才可以大膽地派遣騎兵追擊敵人。

2.炮兵的火力比步兵的火力更具有威力。一個有八門六磅炮的炮兵連所占的作戰正麵還不到一個步兵營的作戰麵的1/3,其人數不到步兵營的1/8,但其火力效果肯定相當於一個步兵營的火力效果的兩至三倍。然而,炮兵也有缺點,它不像步兵那樣便於行動。一般說來,最輕便的騎炮兵也是如此,因為它不像步兵那樣在任何地形上都可以使用。因此,炮兵向來就是被集中在最重要的地方,因為它不像步兵那樣可以在戰鬥過程中向這些地方集中。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有20-30門火炮的炮兵連對它所在地點的戰鬥能起決定性的作用。

3.根據上述的和其他的一些明顯特點,可以得出關於使用各個兵種的以下規則:

(1)在一開始作戰時就投入炮兵,而且向來都是投入絕大部分的炮兵。隻有在大部隊中,才把騎炮兵,甚至步炮兵編入預備隊中。戰鬥開始時,必須在一個地點上集中較多的炮兵。例如用一個炮兵連的20或30門火炮防禦主要地點,或者轟擊我們要攻擊的敵人的那部分陣地。

(2)接著開始使用輕步兵(不管是狙擊兵、獵兵還是使用燧發槍的步兵),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不要一開始就投入過多的兵力,而應該首先試探一下麵前敵人的兵力(因為敵人的兵力情況很少是一目了然的),應該觀察一下戰鬥的發展趨勢,等等。

如果能以這一部分兵力組成的火力線同敵人保持均勢,而且情況又不急迫,那麼,急於使用其餘的兵力是不對的。應該盡量通過這部分兵力的戰鬥牽製敵人,使其疲憊不堪。

(3)如果敵人投入戰鬥的兵力很多,以至於我們的火力線不得不後撤,或者不能再支持下去了,那麼,我們就應該把整個步兵線調上來,在距離敵人一百步至二百步的地方展開,並根據當時的情況決定是向敵人射擊還是攻擊。

(4)這就是步兵的主要任務。但是,如果我們事先就足夠充分地縱深部署了部隊,預備隊的步兵仍能形成第二道戰線,那麼,我們就可以控製這個地方的戰鬥。第二線步兵應該盡可能組成縱隊留在決定勝負的時刻使用。

(5)在戰鬥中,騎兵應部署在榴霰彈和明火槍的射程以外的地方。但是,它必須處於隨時能夠投入戰鬥的位置,以便能及時地捉住戰鬥的每一個勝利時機,乘勝出擊。

4.人們隻要或多或少地嚴格地遵守這些規則,就會注意到下麵這個重要的原則,即:不要帶著賭博的僥幸心理孤注一擲地把所有兵力一次性投入戰鬥中去。這樣做的同時,我們就會失去控製戰鬥發展趨勢的一切手段。應該用少量的兵力牽製敵人,盡量使它疲憊不堪,而把大部分兵力留在最後決定勝負的時刻使用。一旦投入這部分兵力,就應該大膽、果敢地指揮它們進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