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你和孩子在一起盡興地玩過麼(1 / 1)

家長和孩子之間出現矛盾,很多時候是因為“代溝”,即孩子的活動家長不理解,總是按照自己的觀點而否定。

對家長而言,進行換位思考,走進孩子的精神世界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孩子的活動,隻要積極向上,家長都要予以支持和理解。那麼,家長不妨嚐試著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和孩子互動,這樣孩子會因為家長的寬容和理解而學會感激,對緩和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在讀初中一年級的子鈺是一個象棋迷,他非常喜歡下象棋。

對此,媽媽非常不理解,她總認為孩子下棋會耽誤學習,因此總是禁止子鈺玩象棋。雖然媽媽不理解子鈺,可是爸爸卻非常支持他玩象棋。所以,父子兩人把“戰場”轉到了地下,他們經常躲在子鈺的房間裏下象棋。

後來,媽媽發覺了這個秘密,她想:象棋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孩子這麼著迷呢?帶著好奇心,媽媽在網上偷偷地學習了象棋,並認真研究,終於學會了下象棋。這時候,媽媽才知道下象棋並不像自己想的那麼無聊。她開始理解子鈺了。

從那以後,媽媽不再禁止子鈺下象棋,有時還會主動和他下一盤切磋一下。子鈺在日記中寫道:媽媽竟然喜歡上了下象棋,有時還會和我一起下象棋。能和媽媽一起分享我的快樂,我真幸運!媽媽告訴我不能因為下棋而影響學習,我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辜負媽媽對我的期望!

子鈺的媽媽真是用心良苦,為了更多地理解兒子,她主動讓步,參與到兒子的興趣愛好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世界著名的童話大師安徒生在學齡前,雖然沒有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但父親漢斯經常有意識地與安徒生一起做遊戲,使安徒生的認識能力,比如知覺能力、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等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有一次,父親在工作時,剩下一塊木頭,為了讓安徒生高興,他決定給兒子做幾個木偶,木偶做好之後。父親對他說:“你去向媽媽和奶奶要一些沒用的碎布來,給這幾個小‘演員’縫幾件衣服吧。”

木偶一個又一個地穿上了衣服。父親對他說:“咱們現在有演員、有舞台、有幕布,可以演戲了。”他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戲劇故事書,準備和兒子演戲,為了讓兒子進入角色,他讓兒子把這本書讀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小安徒生把戲中兩段對白背得滾瓜爛熟。他們演得很投入,惹得街坊鄰居都笑著說他們父子倆是一對“瘋子”。從那以後,安徒生就迷上了演戲,為了演好戲,他堅持多看書,記對白,這在無形中培養了安徒生的讀書興趣,鍛煉了他的記憶能力。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得到家長更多關愛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作為獨生子女所獨有的孤獨,他們的生活空間明顯縮小了很多。讓孩子自己玩,孩子容易出現自私、不善於和別人交流等問題,從而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翔翔最喜歡爸爸了,因為爸爸經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一起玩遊戲。爸爸知道,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玩,應該給孩子更多的快樂,如果家長過多地指揮孩子,則會使孩子失去玩的樂趣。因此,和翔翔一起玩的時候,爸爸總是以朋友的心態和他一起玩耍,希望能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

小時候,翔翔最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這時候爸爸則是他最好的搭檔。翔翔扮老師,爸爸就是他最好的學生;翔翔扮醫生,爸爸就是他的病人;翔翔扮廚師,爸爸就是他的客人……爸爸非常尊重翔翔。從不會在遊戲中對翔翔指手畫腳,總是積極地配合翔翔,經常像小朋友似地和翔翔嬉戲打鬧。

漸漸地,隨著翔翔的逐漸長大。他不再喜歡過家家這樣的遊戲了,開始喜歡玩卡片、下棋。這時候,爸爸依然是他最好的玩伴。爸爸不僅給翔翔買了一些卡片,有時候還經常和翔翔一起動手製作各種有趣的卡片,父子二人玩得不亦樂乎。

爸爸能夠和翔翔建立平等的朋友關係,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一起玩,這樣既享受了天倫之樂,也給了翔翔一個快樂的童年,讓翔翔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家長在和孩子玩的時候,首先就要以平等的姿態參與到孩子的遊戲中去,一定不要過多地指揮孩子,更不要總是以家長的姿態指責孩子,這樣才能達到玩的目的。

家長跟孩子一起玩,不僅能幫助孩子學習和成長,還能促進爸爸與孩子之間關係的和諧發展。家長不妨改掉固執己見的教育方式,嚐試著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去,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