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應該對孩子嚴格要求,追求完美。於是,很多家長對孩子事事苛求,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少宇的家長對他就是有點苛刻:
一次,少字從學校回到家後,高興地對媽媽說:“媽媽,今天在手工課上老師教我們做飛機模型。我認真聽講,做得非常快,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呢。”聽了他的話,媽媽笑著問他:“那你是不是班裏做飛機模型做得最快的?”少宇說:“不是,我是第三個完成的。”媽媽對他說:“你怎麼這麼笨啊?做飛機模型這麼簡單,你就不能爭個第一?”聽媽媽這麼說,少宇心裏難過極了,他覺得自己總是不能讓媽媽滿意,自信心受到了打擊。
還有一次,少宇的語文考了95分,因為一個詞語不會寫而丟了2分,另外的3分是作文失的分。拿到少宇的成績單後,媽媽不僅沒有誇獎少宇,反而對他說:“從今往後你要好好地補習,每天至少學習5個新字詞,背一篇模範作文……”
媽媽的話讓少宇高興的心情又失落了起來,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是不能讓媽媽滿意。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對孩子要求太苛刻,總是奢望孩子能夠達到完美狀態,即使孩子已經做得很好了,家長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做得更好。如果家長對孩子太苛刻,不僅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心,而且還會使孩子自暴自棄,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對孩子不苛求,滿足孩子取得的成績,對孩子進行讚賞,可以讓孩子得到鼓勵,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從而幫助孩子不斷完善自我,實現自我。
不再苛求孩子,家長要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四年級期末考試過後,廖琦非常沮喪。爸爸問她怎麼了,廖琦說:“爸爸,我在英語考試中沒時間了,作文寫的很短,看來這次英語要考砸。唉,估計總成績要受到影響。”聽了廖琦的話,爸爸指出了孩子不好好把握時間的錯誤,沒有批評孩子,而是寬容地對她說:“丫頭,沒關係,隻要你盡力了就好,考試成績不是最重要的。”
過了幾天,成績下來了,她小心翼翼地對爸爸說英語隻考了79分。得知這個成績,爸爸並沒有嚴厲苛責廖琦,而是讓她吸取教訓,爭取在以後考試中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廖琦有位同學也因為考試中的失誤而影響了成績,不過同學的媽媽懲罰他一個假期都不能看電視,與同學相比,廖琦非常高興有個不苛求自己考高分的好爸爸。
在爸爸的寬容下,廖琦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很多,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了。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個好成績,但是第一名隻有一個,所以家長不要對孩子太苛刻。隻要孩子盡力了,家長就應該寬容地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會激勵孩子不斷努力,走向人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