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看我72變——變通思維(1)(3 / 3)

同樣是八條車道,“6+2”的效果明顯優於“4+4”。這個方法真是太簡單了,但是要提出這個方法卻並不容易,因為這需要有靈活變通的思維,正因為這個年輕人善於變通,才想到了這個方法。

一位著名的思維專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由簡單到複雜是自然進化之道,由複雜到簡單是智慧進化之道。”

在人們所熟悉的電腦結構中,有風扇、有鍵盤。幾乎所有公司都有很多種產品,任何公司網站都想著盡可能多地介紹自己的產品,但有一個人,有一個公司卻沒有這樣做,而是簡化到了極點,這個人就是喬布斯,這個公司就是蘋果公司。

1997年,當喬布斯回歸蘋果公司時,他開始了自己的創新簡化之旅:

將蘋果公司的產品數量從350個砍到10個;將AppleⅡ(蘋果Ⅱ型電腦)的風扇從電腦上取消;推出iPhone移動電話時,將鍵盤從智能手機的麵板上取消,置入觸摸屏中;在出品“雪豹”操作係統時,將操作係統的一部分代碼徹底刪除;在製作公司網站時,他又將主頁上的信息刪減得隻剩下一件產品……可以說,蘋果追求簡單的過程,實際上成為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清除雜蕪,簡單處事——這就是創新。

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用喬布斯的話說:“簡單比複雜更難,你必須努力讓你的想法變得清晰明了,讓它變得簡單。但是,到最後,你會發現它值得你去做。因為一旦你做到了簡單,你就能搬動大山。”

大家是否從中得到啟發了呢?創新真的很簡單,那就是:“簡單點兒,再簡單點兒!”

智慧手術:將頭腦打開一毫米

愛因斯坦認為:“人類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就是對大腦無限潛能的認識。”人的大腦潛能是無限的,很多學者研究表明,人的大腦隻使用了3%,也有研究認為使用了5%,還有研究認為使用了9%,但有一點已達成共識,人類大腦90%以上都是處於休眠狀態。即使是愛因斯坦,他的大腦也隻使用了1/3,剩下的2/3仍處於休眠狀態。

從中,人們也知道了一個事實——大腦還有那麼多的能量,這就說明人們的思維、智慧有很大的開發空間,隻要開發出來,自己也能變成很聰明的人。

那要如何開發呢?沒錯,那就是要努力把自己的腦袋多“打開”一毫米。這個說法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間生產牙膏的公司,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營業額蒸蒸日上。記錄顯示,前10年每年的營業增長率為10%至20%,令董事部雀躍萬分。

不過,業績進入第11年、第12年及第13年時,則停滯下來,每個月維持同樣的數字。董事部對此三年業績表現感到不滿,便召開全國經理級高層會議,以商討對策。

會議中,有名年輕經理站起來,揚了揚手中的一張紙對董事部說:“我有個建議,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議,必須另付我五萬元!”

總裁聽了很生氣說:“我每個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紅包獎勵。現在叫你來開會討論,你還要另外要求五萬元。是否太過分了?”

“總裁先生,請別誤會。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一毛錢也不必付。”年輕的經理解釋說。

“好!”總裁接過那張紙後,閱畢,馬上簽了一張五萬元支票給那位年輕經理。你知道那張紙上寫的是什麼嗎?其實,那張紙上隻有一句話:將現有的牙膏開口擴大一毫米。

總裁馬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試想,每次每個消費者多用一點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費量將多出多少倍呢?這個決定,使該公司第14年的營業額增加了32%。

一個小小的改變,往往會引起意料不到的變化,這就是智慧的力量。很多時候,人生也是如此,當自己的一切都和別人相差無幾時,唯一可以勝出的也許就是智慧了。

那麼,智慧從哪裏來呢?無疑就是要靠努力開發自己的大腦,學會另類思考,學會變通。在別人習慣於舊有的思維模式而走不出一條新路時,如果自己能打破它,善於把自己的腦袋“打開”一毫米,換個思維考慮問題,也許就把握住了成功的機會。

“打開一毫米”還意味著要敢於接受新知識、新事物或新創意,千萬別將腦袋密封。有時候,也許僅是一個新的創見,就能讓自己從中獲得不少啟示,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