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學習與溝通——學會自愛,保護自己(3)(3 / 3)

在好友的勸說下,鄭菲在這個學期作出了決定:“我要徹底與煙說拜拜了,女孩子夾根煙,總覺得怪怪的,況且每次看到爸媽時,真有點做賊心虛的感覺。”

鄭菲還對自己的同齡人提出了忠告:“一定要拒絕第一根煙,吸煙的感覺糟透了……”

親愛的青少年朋友們,禁止吸煙,控製煙害是世界的潮流,是現代文明的體現!學校的製度可能約束住我們在學校裏不吸煙,但要徹底遠離香煙、拒絕煙草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認識和意誌,在此,送上一首《釵頭鳳》給那些對吸煙還有無限向往的同學以作警誡。

本國煙,外國煙,成癮苦海都無邊。前人唱,後人和,飯後一支,賽似神仙。錯,錯,錯!

煙如舊,人苦透,咳嗽氣喘罪受夠。喜樂少,愁苦多,一朝上癮,終身枷鎖。莫,莫,莫!

不要喝酒:喝酒會傷身體

華燈初上,某重點中學旁的小酒館裏,學生模樣的青少年魚貫而入。坐定以後,便旁若無人地點酒點菜。數桌酒席一字排開,其後氣氛之熱烈,令很多路過的人注目。

但誰也不會想到,這隻是一位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在為慶祝自己的生日而舉行“盛大招待會”,赴宴者也多係他的學兄學妹。不一會兒就“觥籌交錯”起來。在座的其他吃客們也多是熟視無睹,並無一點驚訝表示。席間不僅上了果酒、白酒,還有“紅塔山”在其間“騰挪跳躍”。

這樣的場麵你是不是很熟悉呢?是的,像這些青少年喝酒的事例可算是舉不勝舉。也許有人會拿出少量飲低度酒並不一定有害來搪塞,但要知道,這是對成年人說的,對於青少年來說,少量也是有害無益的。而且,現實情況往往是一旦開始喝酒,就不是少量低度,而是大量高度了!

朋友們,讓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事情吧。

“來,再喝一杯,迎接平安夜!”2011年12月23日晚上,曆城區彩石鎮商業街雙彩大酒店一個包間裏,20多個年輕大學生趁周五晚上沒課,相聚慶祝平安夜和聖誕節的到來。

可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大家正酒酣耳熱,一個壯實的男生卻倒地不起,他這一倒下,就再也沒能起來。

據該酒店一名員工介紹,晚上大概6時多,附近一所大學來了20多個學生,有男生有女生,要了樓上的201包間,把包間裏的兩個大桌都坐滿了,他們看上去很開心。

當時客人很多,他們一共要了4箱啤酒8瓶白酒,後來退了一箱啤酒,又要了瓶白酒,這樣他們共要了3箱啤酒和9瓶白酒,這裏麵男生女生都有,女生可能不喝酒或者喝得少,這些酒應該大部分被男生喝了。

20多名大學生喝酒,一名男生當場猝死。平安夜,緣何變得不平安?都是喝酒惹的禍!近年來,學生喝酒過量猝死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端,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真是讓人悲歎!

綜觀今日青少年喝酒行為的現狀,我們還可以發現這樣一些顯著特點:一是青少年接觸酒年齡越來越呈低齡化趨勢。生活在今天的少年兒童,家庭疼愛、社會關心,往往容易形成“小皇帝”的性格特點。隨著家庭物質生活的逐步改善,酒已是人們接待賓客、迎親送友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消費品。那些“小皇帝”們便常常對自己“領地”內的這些有誘惑力的東西行使“支配權”。

據調查顯示,小學生在入學前就接觸過酒的占90%以上,江蘇宿遷市三棵樹鄉就曾有一個4歲的兒童因酗酒而身亡。在學齡前兒童中便有一支可觀的酒民的隊伍,也難怪中小學裏這種現象愈演愈烈了。

二是由隱秘走向公開。以前的青少年喝酒一般都受到較多的製約。而在各種觀念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的整個社會、家庭對這一問題的觀念也顯得更加開放了。

隨著中小學生互相慶祝生日風氣的日漸蔓延,搞生日聚會,以酒助興也往往得到家長們的認可了。甚至在學校中選上了先進,當了班幹部,也有下酒館慶賀的。所有這些,都促使青少年喝酒迅速地由隱秘走向公開,並由以前的個體“單兵”現象較多地轉化為“集體活動”的形式。

三是青少年的喝酒行為還常常和追求高檔聯係在一起。盡管中小學生是純粹的消費者,無獨立的經濟能力,但對他們的調查卻發現,他們喝酒的“檔次”更明顯地比他們的祖輩、父輩要高出一截。其“鋒芒”所向,確實能讓老一輩們汗顏。不過,如此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就實在不是什麼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