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青少年的喝酒行為還常和其他品德不良相聯係。很多品德不良的行為並不是單獨存在的。有關資料表明,喝酒行為比較嚴重的多係學校中的“差生”和其他“問題兒童”。由於有其他品德不良行為,因此青少年容易受喝酒行為的感染,而有喝酒行為的青少年更易產生其他違法犯罪行為,這二者之間往往不易區分因果。因此,我們在研究青少年的喝酒行為時,必須聯係其他品德不良行為進行綜合研究。
此外,當今青少年的喝酒行為還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不僅有其他品德不良的青少年有這種行為,還有許多被人們視為“保險係數很大”的學習優秀的青少年也卷進了這一旋渦。
那麼,為什麼青少年會產生喝酒行為呢?其實不外乎以下的原因:青少年對喝酒的危害認識不足,存在無所謂或僥幸心理。不少青少年對喝酒的種種危害不以為然,認為“某人吸了一輩子煙,喝了一輩子酒,不也身體挺棒嘛!”因而對喝酒持無所謂態度。
有的青少年也知道喝酒的危害,卻又心存僥幸,以為厄運不一定就降臨在自己頭上。他們不知道,以僥幸和無所謂心理看待喝酒的問題,終是要以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代價來“交學費”的。
有的是好奇心理作怪。青少年的好奇心極為強烈。他們對一些自認為新奇、好玩的事物,特別是大人不讓幹的事,有一種力求弄清怎麼回事的心理傾向。他們看到大人喝酒,覺得好玩,也想試一試。一位中學生說:“我爸爸喜歡酒,家裏常有開瓶的,我就偷偷地試著喝,誰知道就上癮了。”
還有“大丈夫”、“成人感”的心理。不少青少年認為,會喝酒似乎是男子漢大丈夫應該有的“嗜好”和“引以為自豪的事情”。這在中學生身上表現得更為顯著。
這一時期的青少年有一種渴望獨立的“成人意識”,常常模仿一些成人的言語行動。於是,為了表示自己有“男子漢的氣質和風度”,他們便毫不猶豫地投身到喝酒的潮流中去了。
從眾、爭勝心理作祟。青少年的是非觀念還不很明確,意誌力也不夠堅定。當幾個夥伴聚在一起你一杯我一杯地喝起酒時,雖然有人不想喝,但為了不“搞特殊”,隻好服從大多數人。這是從眾的心理。
另外,爭強好勝,不甘示弱,又是青少年的一大特點。一位初二學生說:“我本來不敢喝酒,因為酒喝下去滋味並不好受。可有一次與人吹牛,比誰能喝酒,結果第一次喝就喝得大醉。”
當然,也有許多外部因素的影響。不過說到底,還是自己想要喝酒,沒有真正認識到喝酒的危害,更沒有管住自己。相信如果真正了解了喝酒的危害後,就不會再為自己喝酒千方百計辯護了!
盡管酒的種類很多,但其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酒精。酒精對人的肝髒的損害最為嚴重。因為酒精主要在肝髒內消化吸收,酒精能引起肝硬化。因此,國外有人把酒精稱為“肝毒劑”。
據統計,酗酒者受乙肝病毒感染的機會比不喝酒者高了3倍多,患肝癌和肝硬化的危險也多3倍以上。同時,由於酒精對肝髒的損害,會引起弱視症,並加重視覺器官方麵的疾病。
酒精對人的胃髒也產生嚴重損害。當胃內酒精濃度占10%時,可刺激胃酸的分泌;如胃內酒精濃度達到20%以上,就會使胃酸的分泌和胃的活動受到抑製;若胃內酒精濃度達到40%,就會嚴重刺激胃黏膜,發生急性酒精胃炎。長期喝酒的人還會患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腸潰瘍。
酒精對神經係統也有麻痹和抑製作用,更可以造成酒精中毒。由於大腦受到抑製,整個神經係統就會失去控製。輕者,各種器官功能紊亂,活動不協調,感覺遲鈍,降低做事的效率;重者,還會出現昏睡現象,甚至危及生命。要知道,我們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達到每100毫升有400毫克以上時,是可以使呼吸中樞麻痹,致人死亡的。
而對處於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說,喝酒的危害要遠遠大於成年人,它不僅使青少年稚嫩的內髒組織器官受到嚴重損害,還會幹擾睾丸、卵巢的正常發育,即便是酒精度數較低的啤酒、果酒,由於青少年在一起舉杯相聚,適量的尺度一般較難掌握,所以都是不適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