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做法是:
1)沉默冷靜地觀察對手
在談判中,不要急於反駁,不要急於解釋,盡可能耐心聽對方滔滔不絕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提出自己的要求,必要時,甚至可以使談判出現冷場,並在雙方之間展開一場忍耐力的競爭。即使在這時,自己仍要頭腦清醒,情緒平穩,靜觀事態發展,直到對方再次申訴自己的觀點。需要注意的是,這裏沉默不語不是絕對不說話,一定要把“沉默不語”控製在一個適當的“度”之內。這個度就是要使談判能繼續進行下去。因為人們之所以要采用策略,是為了使談判能獲得一定成果,而不是使談判宣告破裂。
2)故意轉移話題
在談判中,有一段時間決不和對方直接交鋒,而是對方說東,我則漫不經心地說西;對方說三,我則若無其事地說四。在這種故意轉移話題的過程中,避其鋒芒,然後針對其失誤突然出擊。
3)抓住機會提問
麵對趾高氣揚、盛氣淩人的談判對手,不必和他的言詞正麵交鋒,而是要在他目空一切,自以為是的高談闊論中,選準機會適時提問,請其回答。這裏的提問,可以是針對其發言中的自相矛盾之處,還可以是針對其發言中的違背常理之處等等。每次提問實際都起到使對方降溫的作用,隻有當對方降溫到一定程度時,談判才能正常地進行。勇氣也是談判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談判者可以運用勇氣來創造權勢。談判時,如果你有足夠的膽識,並能衡量和承擔可能產生的後果,你就可以抱著不怕談判破裂的決心令對方讓步,這也是權勢讓談判轉弱為強的一種表現。
談判的內容通常牽連甚廣,不隻是單純的一項或兩項。在有些大型的談判中,最高紀錄的議題便多達七十項。當談判內容包含多項主題時,可能有某些項目已談出結果,某些項目卻始終無法達成協議。這時候,你可以這麼“鼓勵”對方,“看,許多問題都已解決,現在就剩這些了。如果不一並解決的話,那不就太可惜了嗎?”
這就是一種用來打開談判僵局的說法,它看來雖稀鬆平常,實則卻能發揮莫大的效用,所以值得作為談判的利器,廣泛地使用。
牽涉多項討論主題的談判,更要特別留意議題的重要性及優先順序。譬如,在一場包含六項議題的談判中,有四項為重要議題,另兩項則不甚重要。而假設四項重要議題中已有三項獲得協議,隻剩下一項重要議題和兩項小問題,那麼,為了能一舉使這些議題也獲得解決,你可以這麼告訴對方:“四個難題已解決了三個,剩下的一個如果也能一並解決的話,其他的小問題就好辦了。讓我們再繼續努力,好好討論討論唯一的難題吧!如果就這麼放棄,大家都會覺得遺憾呀!聽你這麼一說,對方多半會點頭,同意繼續談判。
當第四個重要議題也獲得了解決時,你不妨再重複一遍上述的說法,使談判得以圓滿地結束。
打開談判僵局的方法,除了上述“隻剩下一小部分,放棄了多可惜!”、“已經解決了這麼多問題,讓我們再繼續努力吧!”等說話的技巧外,尚有其他多種做法。不過,無論所使用的是哪一種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設法借著已獲一致協議的事項作為跳板,以達到最後的目的。
【牢記要點】
1.談判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和雙方利益而達成的某種協議。
2.談判著眼於利益而不是立場。
3.談判其實就是一個交換利益的過程。
4.對談判的任何一方來說,都要掌握自己的“給與取”的藝術。
5.掌握對方需求期望得到的利益會是非常有效果的。
6.一定要設法了解對方的真正的需求是什麼,談判才能更有力量。
【實戰練習】好了。實踐時間到了。現在,請在體會一下上文中的內容要點,完成下列問題的思考及行動訓練。
1案例分析
日本明治保險公司有個普普通通的推銷員,名叫原一平。他身材短小,其貌不揚,25歲報考明治公司時,雖被錄用,但主考官劈頭丟下一句:“原一平,你不是幹得了這種困難工作的人。”當時的原一平,屏住呼吸,目光注視著主考官,心頭卻在喊:“我偏要做給你看看。”他決計要報這一箭之仇,懷著有朝一日出人頭地的信念,猛衝猛打地幹了3年,創下了些業績,總算在公司裏站住了腳。
然而,原一平並不因此滿足,他構想了一個大膽而又破格的推銷計劃,找保險公司的董事長串田萬藏,要一份介紹日本大企業高層次人員的“推薦函”,大幅度、高層次地推銷保險業務。因為串田先生不僅是明治保險公司的董事長,還是三菱銀行的總裁、三菱總公司的理事長,是整個三菱財團名副其實的最高首腦。通過他,原一平經手的保險業務不僅可以打入三菱的所有組織,而且還能打入與三菱相關的最具代表性的所有大企業。但原一平不知道保險公司早有被嚴格遵守的約定:凡從三菱來明治工作的高級人員,絕對不介紹保險客戶,這理所當然地包括董事長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