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瘋狂價格交鋒(2)(2 / 3)

基準價主要由生產成本、平均利潤率和供求關係諸因素共同決定。其中成本是主要價格依據,也是基準價的最低界限。一般基礎價不能低於產品成本。

影響供求關係的因素也很複雜,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心理因素等都會影響商品價格。

在與客戶談判中確定基準價有重要意義。談判者可據此避免拒絕有利條件;避免接受不利條件;避免魯莽舉動和各行其是。

3)低價報價

所謂低價報價方式(也稱日本式報價方式),其一般特征是,將最低價格列在價格表上,以期首先引起買主的興趣。由於這種低價格一般是以對賣方最有利的結算條件為前提,而且,這種低價格條件交易的各個方麵很難全部滿足買方的需要,如果買主要求改變有關條件,則賣方就會相應提高價格,因此買賣雙方最後成交時,往往高於價格表中的價格。

麵臨眾多的競爭對手,低價報價方式是一種比較策略的報價方式。因為它一方麵可以排除競爭對手而將買主吸引過來,取得與其他賣方競爭中的優勢和勝利;另一方麵,當其他賣主紛紛敗下陣來時,買主原有的市場優勢已不複存在,此時是一個買主對一個賣主,雙方誰也不占優勢,從而可以坐下來慢慢地談判,然後把價格一點一點提上去。

無論報出什麼樣的價格,談判者在報價時都必須注意其表達方式,其表達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準確明白。準確是指報價數字是一就是一,不要含糊不清。明白地讓對方聽清楚,如果口頭報,輔以事先準備好的報價表,遞給對方邊聽邊看,其效果更好。如果沒有報價表或報價單,口頭報價時,也應拿出紙,寫上相應的數字,送給對方,增加視覺印象,以免出現數字差錯,產生不應有的阻力。

堅定幹脆。報價要堅定而果斷,沒有保留,毫不猶豫,這樣才能給對方留下己方認真而誠實的印象。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必然導致對方的不信任。

報價應該幹脆,不要對新報價格做過多的解釋、說明和辯解,沒有必要為合乎情理的事情解釋和說明,因為對方肯定會對有關問題提出質詢。如果在對方提問之前就主動地加以說明,會使對方意識到你最關心的問題,這種問題對方可能尚未考慮。有時過多地說明和辯解,會使對方從中找出破綻或突破口。

化整為零。化整為零策略就是在報價時把一個本來很高的價格作為被除數,以商品的使用時間、商品的數量等要領為除數,通過計算得出低廉的價格,讓對方從心理上認為此價格比較劃算、便宜。

如:一位推銷員要賣一台2500元的彩電,他對猶豫不決的顧客說:“2500元一台不貴,你算算,一台彩電2500元,壽命2.5萬個小時,每小時隻一角錢,你說便宜不便宜?計算公式:2500元÷25000小時=0.1元/小時。

為了說服液化石油氣用戶參加保險,某保險公司做了這樣的廣告:參加液化氣安全保險,每天交保險費1元,若遇事故,可得最高達1萬元的賠償(保險公司不講每年要花多少保險費,計算公式為:365元÷365天=1元/天)。

推銷員在報價時,可以采取這種表達策略,有時可能會得到買主的認同,但是千萬不要運用得太弱智,以免讓對手認為你看不起他、欺騙他,那樣可能就會給談判帶來不必要的障礙。

談判者在報價時,還必須要注意報價的時機,因為有時不論你報出的價格有多合理,但此時對手的興趣如若在商品自身的使用價值上時,那麼你的價格還是不能使他產生成交的欲望。所以談判報價時,應先談商品的使用價值,等對方了解了其使用價值後,再談其價格問題。

因此,如在談判的開始階段對方就詢問價格,此刻你最好回避報價。因為,當對方還未聽到你的產品介紹或未看過示範,一般來說,他對產品的興趣不大。因此,當對方過早要求了解價格時,可以假裝沒聽見,繼續產品的使用價值問題。也可以做如下回答;“這要看產品的質量如何”,“這取決於您選擇哪種型號的產品”等,待介紹完產品的技術優勢後再回答為宜。但若是對方堅持要馬上答複他的問題,就不能拖延了,再拖延就是不尊重了。此時,談判人員應當建設性地回答這一問題,把價格與使用壽命等聯係起來回答,或者把價格與達成協議可得到的好處聯係起來回答。

除了上述幾種策略外,推銷員在報價時還可以采取下麵幾種策略進行報價。

1)成本加成策略。

所謂成本加成策略,是指在以成本為中心定價的基礎上提出報價的方法。

這種報價策略報出的價格一般接近對方接受的價格,再降低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