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瘋狂價格交鋒(2)(3 / 3)

成本加成策略一般適用於老朋友,即有長期的交往,且彼此都熟悉產品的生產過程、成本及產品的用途。通過協商,議定出一個大體合理的,彼此可以接受的價格。

成本加成策略作為一種謀略來講,一方麵要求己方態度要誠懇、坦誠,但又等於無利可圖或做虧本買賣,而是通過基本的算賬方法,以取得合理的利潤。值得注意的是,產品成本的計算方法不同,成本的金額則不同。如完全成本、變動成本的計算方法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自然報出的價格亦不同。同時也不意味著一定要賣最低價格。

2)留有餘地策略。

指在與客戶談判中,當對手提出某一價格要求時,談判者不應馬上對他的要求做出答複,而是先答應其中的一點,剩下的再留出餘地,以備討價還價用。

其實這種策略和準確報價並不矛盾,因為兩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達成協議,隻是實現的目標和途徑不同而已。其適用情況是如果我們發現談判對手比較自私,此時最好采取留有餘地策略,這不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是要有效地克服對方自私自利的心理障礙,在討價還價之中順利實現我方要求,最後謀取達成協議。

【牢記要點】

1.談判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和雙方利益而達成的某種協議。

2.談判著眼於利益而不是立場。

3.談判其實就是一個交換利益的過程。

4.對談判的任何一方來說,都要掌握自己的“給與取”的藝術。

5.掌握對方需求期望得到的利益會是非常有效果的。

6.一定要設法了解對方的真正的需求是什麼,談判才能更有力量。

在談判中,存在著這麼一些人,隻顧漫天要價,毫不理會對方的感受,妄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把對方當成“鹹水魚”。這樣隻會令對方非常反感,有氣度的對手雖然不表露,但卻是鐵定了心:絕不能與這種人合作。所以,要給對方設身處地想一想,不妨誠心一點,從關心對方的角度出發,以俘虜對方的心。何經理為一個公司作項目研究,項目出來後,他隻是開了個恰當的價,並且誠懇地告訴對方,掙了大錢以後再說吧。說不定,以後的許多機遇就在等著他。

【實戰練習】好了。實踐時間到了。現在,請在體會一下上文中的內容要點,完成下列問題的思考及行動訓練。

1案例分析

一次,中日雙方就FP—418貨車質量問題進行談判。在此之前,雙方為了贏得這場談判都作了精心的準備。談判一開局,中方簡明扼要地介紹了FP—418貨車在中國各地的損壞情況及用戶對此的反映。中方在此雖然隻字未提索賠的問題,但是已經為索賠問題提供了充足的事實根據,展示了中方談判的技巧和威勢,恰到好處地拉開了談判的序幕。日方對此早有預料。因為FP—418的質量問題是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日方心中有鬼,為了避免在這個對自己不利的問題上糾纏,日方不動聲色地說:“是的,有的車的確有輪胎炸裂、擋風玻璃破碎、電路故障、鉚釘震斷的情況,還有的車架偶有裂紋。”日方的回答表麵上看似是自責,其實是為了避重就輕,將談判之舟引入己方劃定的水域。中方知道對方的用意,便反駁道:“貴公司代表都到現場看過,經商檢和專家鑒定,鉚釘非屬震斷,而是剪斷的。車架出現的不僅僅是裂紋,而是裂縫、斷裂!而且車架的斷裂不能用“偶有”來形容。最好還是用更科學、更準確的數據來說明問題。”日方看中方態度強硬便說:“對不起,我們對此尚未做準確的估計。”“那麼對FP—418貨車的質量問題,貴公司是否能做出統一的回答呢?”“中國的道路有問題。”日方轉變了話題,答非所問。中方立即反駁說:“諸位已經到現場考察過了,這種說法是缺乏依據的。”

中方步步緊逼,日方處處設防。談判氣氛逐漸緊張。中日雙方在談判開局不久就在如何認定FP—418貨車質量問題上陷入僵局。日方堅持說中方有意誇大貨車質量問題:“FP—418貨車的質量問題不至於糟糕到如此程度,這對我們公司來說,從沒有發生過,這簡直是不可理解的。”麵對日方的死不承認,中方認為該列舉出證據了,便將有關材料往對方麵前一推說:“這裏有商檢、公證機關的公證結論,還有商檢拍攝的錄像。”聽到這,日方再也不敢堅持了,急忙說:“不!不!對商檢公證機關的結論,我們是相信的,我們是說貴國是否能夠作出適當的讓步,否則,我們無法向公司交代。”至此,日方在質量問題上設下的防線已經被攻破。隨即進入到談判的艱苦階段——關於索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