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周處上酒樓喝酒,眾人一見他來,頓時沒了聲息,一個個全溜下樓去。周處不知何故,一個人正覺臉上沒趣,又聽隔壁房內有人歎息,一抬腿又闖了進去。他進去一看,正是本鄉幾個父老在此飲酒。那幾個老漢一見周處進來,又要溜走,被他一把攔住,定要他們說出為何歎息來。眾人拗不過他,隻好坐下,卻誰也不敢說出實情。後來逼不過,周處的近鄰吳老漢才鬥膽說出此地‘三害’為患的事情,並說鄉親們正是為此發愁。
“當周處聽到他也算這三害中的一害後,才明白眾人不願和他一同飲酒的道理,直羞得低下腦袋,半晌才抬起頭來,當場表示說:‘從明天起,人山射虎,下水斬蛟,拚著一條性命,為鄉裏除害!’”
老秀才講到這裏,看看陳吒風正聽得入神,連連點頭,酒也忘了喝,於是接下去說道:“當天夜裏,周處備下強弓毒箭,次日清晨就上南山尋找那隻傷害人畜的斑斕白額虎去了。
“到了山上,周處選一塊大石做藏身之地,取出竹哨,呦呦地吹起來,很像鹿鳴。不長時間,果然把那隻虎引來了。周處一看,這隻虎身長丈餘,極其凶猛,一聲呼嘯,地動山搖,帶起一陣腥風,張牙舞爪而來。周處隱在石後,看得清清楚楚,連發三箭,皆中猛虎。那虎疼得連聲咆哮,撲躍翻騰,最後從半空跌落下來,滾下山去死了。”
“好!痛快!”陳吒風聽著帶勁,叫出聲來,一仰脖子又喝幹一杯酒,催著老秀才,“快接著說!”
老秀才喘了一口氣,接著講道:“後來,周處又在長橋下荊溪深潭裏找到那條惡蛟,揮劍就砍。惡蛟和他鬥了多時,連連受傷,後見周處凶猛,便朝太湖方向負痛而逃。周處緊追不舍,經過三天三夜,終於把惡蛟趕得筋疲力盡,最後一劍把它斬殺河中。”
陳吒風長舒了一口氣,說道:“周處連除二害,這下眾鄉鄰該原諒他了吧?”
老秀才沉重地搖搖頭,說道:“周處斬蛟三日未歸,鄉鄰們以為他已和惡蛟同歸於盡了,正在慶幸三害除淨,卻見周處提著蛟頭回來了。眾人大吃一驚,隻是恭維敷衍了幾句,又都避開了。
“周處一見此情,心中十分難過,仰天長歎:‘可怕,可怕!我今日才知道敗壞名譽是那麼容易,恢複名譽,卻這般困難!’他悔恨不及,要拔劍自殺,多虧那位近鄰吳老漢趕來攔住,懇切勸導他發憤讀書,改掉惡行,以取信於世。周處自慚形穢,羞愧萬分,這才知道做人的艱難。”
陳吒風聽到此處,歎了一口氣,似有所動,兩眼定定地望著老秀才,聽他說下去。
“從此以後,周處求師發憤,博覽群書,終於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東吳滅亡之後,他受到晉朝重用。後來為抵禦異族侵略,周處率兵殺敵,不幸捐軀沙場。噩耗傳來,鄉鄰百姓痛哭不已,為他立了廟宇。英雄千古,至今傳頌。”
老秀才講完這個故事,又慢慢喝了一杯酒,卻見陳吒風鎖眉沉思,一言不發,隻把那壺中酒一杯連一杯往肚裏倒,滿臉漲得紫紅。
老秀才猜想,這劑藥倒是有些效力。他不願打斷陳吒風的思緒,便多時。
這一夜,陳吒風竟是睡倒如臥釘板,坐下如遇針氈,真是坐臥不寧。他隻覺得渾身燥熱,腦袋裏疼得厲害,卻不住地自思自歎:周處年少任性,為害鄉裏,畢竟後來發憤成才,為國家、為民族幹出一番事業來。我陳吒風檢點半生,隻顧自己喘氣順和,何曾知道世人怎樣看我?那朱偈以周處事比我,顯有針砭之意。想當年,他也信約朱陳和好,日後吊民伐罪,成就大業。而自己坐井觀天,隻求咫尺之尊,未有鴻鵠之誌,故有多年言行不合,分道揚鑣。如今洋人侵犯中國,清廷昏腐,若果能和朱偈攜起手來,叱吒風雲,流芳後世,莫非獨有周處可以辦到嗎?!
陳吒風思緒紛亂,想三想四,終於沒有結果。最後,他記起和朱偈在黃河灘比武一事,這才歎了一口氣,想道:且待明日再作理論!心中稍定,這才矇矓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