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謝崗鎮,我除了寫作,還投稿,給當時的《佛山文藝》投稿。我用手寫稿,投了很多篇,都沒有回音,卻沒有放棄寫作,常常去買打工雜誌來讀。
在這段時間,我讀書看報,了解了一些東莞的曆史,才知道謝崗鎮位於東莞市最東端,是東莞市的東大門,接壤惠州,毗鄰深圳,與清溪、樟木頭、常平、橋頭四鎮相接,是新興工業城鎮,以電子、五金、玩具、紡織製衣、保健食品等工業為主。
那天,姑姑帶我去銀瓶嘴森林公園玩,我第一次領略到嶺南的山水,看到了嶺南的棕櫚樹和掛滿荔枝的荔枝樹,非常感歎嶺南的豔麗風光。銀瓶嘴位於謝崗鎮和惠州相接處,遠望像銀瓶,山尖如嘴,群山青翠,湖光山色,溪水潺潺,山花爛漫,環境優美。蘇東坡曾到過銀瓶山,留下了“銀瓶山水天下流,風景美麗醉東坡,東坡攀登銀瓶山,讚歎風景勝羅浮”的詩句。我對蘇東坡更加崇拜,也渴望像他那樣的生活,那樣去品味嶺南山水。
一個月後,在二姐的安排下,我到惠州小金口湯泉村一家木器廠工作,受到楊廠長的關照。
我踏著蘇東坡的足跡,尋找嶺南的山水風光。特意買了一部相機,在五一那天,約幾個朋友去惠州西湖,遊玩瘦西湖、蘇東坡故居,還拍了不少照片。後來,我又去湯泉等景區玩了好幾次,把周圍的景點都看遍了。
我在小金口工作了五個月後,離開了工廠,準備回長沙讀書。
我又在謝崗鎮姑姑那裏住了二十多天。遇到了一位打工詩人,他叫楓華,是我的老鄉。我們生長在一個村,他寫了一些詩歌,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旅人》《女孩的眼睛》《沙角炮台印象》《虎門如劍》。我很羨慕他,常一起切磋文學。
八月一日,我離開謝崗鎮,回到湖南老家。
在長沙讀了四年大學之後,找到了一份從事圖書編輯的工作,並播種文字,在報刊生花。
二○○四年十月一日,我再次南下廣東。這次是重溫故地,尋訪五年前的故地。在廣州見過幾位同學之後,我到謝崗鎮。姑姑已經不在那裏打工,在一位同學的陪同下,去我曾經生活、工作的地方懷舊,卻是物是人非,找不到我當時的樂趣。再吃嶺南水果,味道沒有記憶裏的美好,我已經是過客,不再有那份心情去品味打工的滋味。
同學為了讓我高興,第二天安排我去虎門看海。虎門是內海,卻非常壯闊,我們租船在海上航行,在海灘上奔跑,又看到了楓華歌頌的虎門大橋,我覺得非常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