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餘寶光見過了思中丞,得意洋洋回到公館。換了便服,便把起初號房怎樣不肯拿手本上去,巡捕又怎樣的刁難,自己又怎樣的耐著性兒,磨到極頂,方才見了思中丞。說得怎樣的投機,從頭至尾與他太太說了一遍。他那太太自然替他高興。但是這餘寶光的曆史,前回書已經表明過的,不是靠著他外公養活成人,偷填官照,在上海姘識這位太太,方成全得這個六品前程?他的祖宗三代,問他自己也怕交代不出。就是當初填寫官照的時候,依著葫蘆畫瓢,也不過是那麼一回事罷了。如今他偏說是他祖宗有留傳下來的鼻煙,又是哪裏來的呢?他那太太就抱怨他不該對著撫台說假話,倘若一時送不出來,豈不是弄巧成拙?餘寶光道:“哄嚇詐騙四個字,是我們做官的四字真言,缺少一個字,這玩意兒就玩不圓了。你終日在家裏,除了穿點、戴點、吃點、喝點之外,那裏懂得世界上的事情。我既然在撫台麵前說是有祖宗留傳的鼻煙,我自然會找出了祖宗的鼻煙來。你真是彈著琵琶落淚,替古人擔的什麼憂!”夫妻二人閑談一回,寶光便出去做自己的正事。
“勢利”二字原本出自官場。思中丞自到蘇州撫台任來,從沒有多見客。即或見客也不過是場麵上。這一兩個人頭見那日轅抄上,忽然登上試用通判餘寶光稟見,便轟動了這些候補老爺。紛紛猜議餘寶光定有大來頭,如不然,平空白地中丞會見他呢?於是大家都要想來聯絡寶光,通通聲氣。從此餘公館的門口就不是早先那樣冷清清的樣兒,車馬冠蓋,鬧得個宅門如市。寶光投其所好,便要在這交際場中物色那祖宗留傳的鼻煙。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像天堂的地方還有什麼物色不到的東西?寶光又不惜工本,不上十天半月,居然在一家舊族物色出一對大金花。嚐嚐味兒,與那日思中丞聞的一色一樣,議定價值,買它過手,加意地裝潢,便認為祖宗留傳遺物。著書的寫到此處,想起山西省一位旗下方伯,最講究聞鼻煙。同寅屬下無論饋送什麼金珠古玩,他一概不受,如有好鼻煙,送他就是一瓶半瓶,他卻視為珙璧。這位方伯性極廉潔,從不肯白受屬下的饋送,必要一個相當的酬報。可謂上之所好,下必甚焉。暮夜苞苴,公行大道。一時差缺,大半作為鼻煙的酬報。隻有一個陳縣丞,本是桂林世家。因家道中落,捐了一個縣丞,補了實缺。坐了兩年,省吃儉用,日子倒也過得過去。因為是個大家出身,誌大心大,終不肯久屈下位。況且與知縣同城,衙門隻隔一牆,看見知縣收漕征稅,雪白的銀子抬出抬進,豈有不眼紅心熱的!一心一念總要做一任正印官,才遂心願。但是沒有這一注過知縣班的款項,也隻好留以有待。有一日,在知縣的簽押房裏談間,瞥眼看見書架角上放著一個玻璃方瓶,裏麵裝著黑而且黃的物事。陳縣丞是留心時事的,回眼望著知縣道:“堂翁這書架角上一納子鼻煙,是新買的嗎?”知縣道:“兄弟那裏有閑錢去買這些廢物,不知幾時翻騰出來的,還是先世留下的。閣下問他幹什麼?”陳縣丞道:“不瞞堂翁,晚生平生什麼煙全不沾,隻這鼻煙一樣,從小兒聞慣了的,總覺離不開。這兩天存的聞完了,新的沒買來,忽然看了煙,覺著鼻孔裏癢癢,似乎有點像發鴉片煙癮的樣子。”說著便笑個不止。知縣道:“既是閣下賞識他,兄弟放著也沒用處。”返身伸手在書架角上將一瓶鼻煙拿過來,遞給陳縣丞說:“閣下不嫌棄,請帶回去用罷。”陳縣丞趕緊起身接過來,掀開塞子,略微挑了一些,在桌上,用中指拈著鼻上聞了一聞。故意說道:“味道很好,可惜黴了一點。然還將就可以聞得。”謝了知縣,帶回自家衙門。在鼻子上又細加評品,其味酸而帶膻,無一點躁氣,確是最上上品。用幹布把玻璃瓶揩抹幹淨,又用紅紙包好。便向知縣求了一件差事,借著名目進了省城。在藩台衙門稟了到,找著執帖門上,花了十串錢的門包,求他把這瓶鼻煙送進大人。那執帖大爺接過手,打開包一看,隻見大半瓶煙,臉上顯出有些不願意拿進去的樣子。經不住陳縣丞左一央求,右一哀告,又看這十串錢的麵上,好在大人常說的:“是好東西,不能夠多得。”或者他這半納子煙果是好東西,合老爺子式,也不可知。恰好有一件事要上去回,便順帶上去。藩台大人視是鼻煙如性命一樣的,見了鼻煙天大的事都不管了。叫:“快打開包來看。”一見是個四兩納子描著金花,裏麵裝著隻有六成煙。像水沉香色,先哈哈地笑道:“好陳東西。”即把紮口的紅絨解脫,拔去塞子,挑出二撮在煙碟上,細細地一聞,又把桌上擺的幾隻壺兒裏的煙撮出二種,比較著在鼻子上聞一回,評一回,望著執帖門上說:“這哪裏來的?真是上品。咱們這幾種煙全趕不上這味兒。”執帖門上回道:“是陳縣丞孝敬老爺的。”藩台道:“你去問他,這煙是那裏謀來的,還是家藏的?”執帖門上下去問了陳縣丞,上來說道:“陳縣丞說:他一個區區磕頭蟲那裏還有什麼家藏,這煙是那知縣家藏的,他曉得老爺到處物色鼻煙,他問那知縣買了來孝敬老爺。陳縣丞又說:他並分別不出煙的好壞來,不過看著顏色似乎不是現在的東西,冒昧呈上來,老爺嚐不中,丟開結了。”方伯道:“難為他留心,這煙現在花了錢都買不出的。難為他曉得我講究這煙,那知縣難道不曉得我要物色陳煙嗎?家裏現成有的,都舍不得讓給咱們一點,還要陳縣丞問他買了來,咱可白栽培他了。你再去問陳縣丞花了多少錢,叫賬房裏還人家。他一個佐雜,可憐幾兩七折八扣廉俸銀子,靠著養家活口。咱們生受他的,心也不安。”執帖門上道:“陳縣丞再三向奴才說,這半納子煙孝敬老爺,實在褻瀆得很,老爺要賞還他的價,他怎麼敢領?老爺要可憐他,隨便什麼時候栽培一下,他就今生吃著不盡了。”方伯點點頭,頗以此話為然。便吩咐叫他公事辦完快些回去,地方要緊,不要盡在省城耽擱。執帖的照著傳諭了陳縣丞。過了幾天,縣裏出了一樁不相幹的案子被人上控,方伯便借著這個上控,把知縣撤任,就委了陳縣丞就近代理,收了個全漕。閑話少敘,言歸正傳。
餘寶光自物色得了兩瓶鼻煙,加意地裝潢,外麵做了黃緞子繡花棉套,一層一層包裹熨帖,叫了貼心家人拿著手本送到院上去。指望這寶一定打著了孤釘。誰知天下的事是萬萬不能叫人料得著。一霎時家人回來說:“是巡捕盧大老爺說:大人向來不收屬員的饋送,不便往上拿,叫原物帶轉。又說如一定要送,請老爺親自過去一趟。”寶光聞聽盧巡捕話中有話,未曾不明白。但是我是內線走好了的,還怕他刁難我!說著便叫家人雇好轎夫,帶著鼻煙親自來到巡捕房。見了盧巡捕。盧巡捕接待進去很似親熱,格外要扯交情。寶光便說:“這一匣鼻煙是大人當麵吩咐兄弟辦的,好不容易今日方才辦到。請老兄替呈進去,兄弟好銷差。”盧巡捕用眼睛隻朝著寶光臉上望了又望,說道:“這匣子裏光是鼻煙嗎?如夾著別樣,是不好往裏送的。將來有什麼笑話,兄弟可擔不起。潤翁須自己斟酌,大家都是同寅,不要怪兄弟沒有照應。”寶光明明猜著盧巡捕想他個一百八十的門包,故意地裝作糊塗,硬不買賬。說:“是老兄能替兄弟進呈上去就費神不了。如若老兄不能替兄弟進呈上去,也隻好改日等大人問起來的時候,兄弟當麵回罷了。”盧巡捕見他不認這筆賬,也就懶得再去向他糾纏,好在權操在我,那時鬧出笑話來,叫做木匠做枷自作自受,誰也怪不得誰。便悻悻地拿著鼻煙匣子說:“潤翁,且在官廳候著罷。”一直地進宅門,向簽押房走來。正正思中丞坐在椅子上看公事,盧巡捕走上去回道:“餘?寶光稟知奉大人麵諭,鼻煙辦來了。”一隻手便把鼻煙匣子放在桌上。思中丞向來不用門上,凡有投遞公文信件均是巡捕當麵呈交開折。盧巡捕照著例規就在桌上把包封折開,拆出一隻四方金漆嵌螺小匣子。上麵紅絨綆子,係著一個賽銀白銅小洋鎖匙,匣口上釘著一隻玲瓏剔透的小蝴蝶。將蝴蝶翅膀推開,現出鎖門。對上鑰匙向右一旋,叮當一響鎖簧便開。匣內四麵用五色印花洋綢裱糊,中間嵌放一對金花玻璃瓶子,金光奪目。盧巡捕雙手取出遞給思中丞。思中丞不住口稱讚:“好體麵裝潢。這是講究人玩的東西,外行不能這樣考究。這鼻煙最難收拾,幹又幹不得,潮又潮不得,玻璃瓶最易起燥,內裏用了金托子就滋潤了。這是金生水的道理。裝潢雖然如此考究,可不知味兒怎麼著呢?”正要動手打開瓶子,盧巡捕把那空匣子底子朝天翻轉過兒一倒。這一倒,可把個餘寶光倒送終了。你當何事?原來餘寶光借送鼻煙為名,早在匣子底下夾了三千兩一張的元豐紅票。若是在巡捕房裏講通過了,那巡捕就原封不動地庋在大人簽押桌上。寶光仗著有來路,一毛不拔。盧巡捕要顯點手段出來與大家同寅看看,故意地公事公辦,把這一張紅票敲落在桌上,湊近上去使大人看見。思中丞卻忙著開煙瓶子去,不來看他。盧巡捕道:“回大人,還有元豐三千銀子一張的票子,請大人過目。”思中丞登時倒豎雙眉喊道:“哪裏來的?”盧巡捕道:“在鼻煙匣子底下倒出來的。想是餘?預備孝敬大人的了。”思中丞罵道:“混賬!你當了這麼久的差,難道還不知道嗎?誰敢孝敬我的東西?就是這鼻煙,我原吩咐餘?買成多少銀子,在賬房裏領價。怎麼他大膽,敢借著買鼻煙名目前來嚐試。真是膽大妄為,這還了得!快把這鼻煙同票子一齊發還他去。”一麵吩咐請司道上院,這樣不顧廉恥的衣冠敗類還不該參辦嗎?”盧巡捕道:“這是餘?荒唐,請大人暫息雷霆。等巡捕下去傳諭,嚴嚴地申飭他一頓,教他以後不可再這樣冒失,免得張揚出去,彼此不好聽。還求大人恩典,保全餘?的名譽。”說了又請了一安,代餘寶光邀恩。思中丞因受了人的囑托,又見餘寶光一表人才,正好借水行船。誰料被盧巡捕從中打出這個岔來,心中又恨又氣,又說不出口來,隻有硬著說幾句官話。盧巡捕是近水知魚性,依山識鳥音,摸慣了思中丞性兒,故意迎合著說了幾句岔開。思中丞撚著胡須說:“就是這樣,你得切切實實教訓他,要他知過必改。今日遇在我屬下可以寬容他,若是遇見別位鋒利中丞,他可經受不起了。”盧巡捕“咂,咂”地應聲退出簽押房。走出宅門,便提著嗓子叫號房:“大人吩咐,請司道大人傳首府三縣,立刻上院,招呼餘寶光不要走。”一手端著鼻煙匣子踏進巡捕房,往桌上一摜,揭去大帽。早有家人接了過去,擰上手巾來揩臉,氣鼓鼓地坐在當中一把太師椅上,說道:“今天那一門的晦氣。”且說餘寶光獨自一個坐在官廳裏麵心花怒放,想道:“思中丞見了這兩瓶鼻煙,不知要怎樣高興呢!他要一高興,我的差委就八九不離十了。”自思自想,正在出神,忽聽喊叫號房請司道上院。怦然一動:不要是馬上就要委我的差事,好不快活。又聽見“傳首府三縣並招呼餘寶光不要走”的幾句,又怦然動起心來。不要弄糟糕了,趕急叫家人在巡捕房去探聽一聲,請司道是什麼事?家人往巡捕房口東張西望,隻見盧巡捕坐在椅子上自言自語的罵人,滿臉堆著怒容,一群家人都圍著站在旁邊,一些也探聽不得。縮回官廳,把情形告訴寶光。寶光罵道:“不中用的東西!這點事都辦不來,等老爺自己去。”便由官廳踱到巡捕房,跨進門限,隻見桌子邊上歪扭七八放著一件觸目驚心、加意裝潢的鼻煙匣。盧巡捕皺著眉毛,瞪著眼睛,見餘寶光進來,身也不抬,頭也不點。寶光此時心裏也有點明白這事,不知不覺渾身發起抖來,上下的牙齒彼此敲擊起來,三魂七魄悠悠地要由腦袋頂上直衝出來。神不自主,出又不是,進又不是,矗在房門口,好像一個像生人兒。還是柴巡捕在煙榻上欠身起來,叫聲:“潤翁,請這邊坐。”盧巡捕又在那裏問號房:“司道大人請去了沒有?”餘寶光心裏又是一跳,柴巡捕還站著讓座。餘寶光搭訕著進來,在煙榻上坐下。屏聲息氣無一句話說。柴巡捕望著餘寶光這副情形,卻也可憐,想起初進來那種趾高氣揚卻又可氣,便叫盧巡捕道:“夥計這是怎麼辦?大家都是同寅,你把頭緒告訴餘潤翁,也好請他預備,免得臨時沒有對付。”盧巡捕道:“我先前怎麼交代過的?潤翁還當我是壞人,現在鬧糟糕了,可怪不得我。老頭子氣得了不得。吩咐請司道府縣立刻上院。這事提起千金,放下四兩。潤翁能有膽量做這事,想必就有能耐去對付,叫我怎麼著。”餘寶光聽著句句挖心,事到其間,深悔不該貪小,省一注門包,鬧出大亂子。現在無有別法,隻有解鈴還是係鈴人。哀告柴巡捕,求盧巡捕替他挽回挽回,顧全眼前體麵。盧柴二人乃是向來變慣了這宗戲法,一板一眼扣得滿準。餘寶光騎在老虎背上,下來不得。唯有聽他二人擺布,磕頭請安百般下禮,盧巡捕仍故意地刁難。千推萬諉做出許多神頭鬼腦,大言炎炎,嚇得餘寶光像個落水雞子。柴巡捕做好做歹,盧巡捕方才答應:“姑且上去碰碰看,盡我們同寅之誼。我總盡心竭力地代潤翁苦求。恩典在上頭,運氣在閣下,求不下來也就無法了。”餘寶光感激不盡道:“如承老兄情能婉為解說,總可回天之怒。”盧巡捕複戴上帽子出來,鬼算一回,見了柴巡捕說:“我說不行,何苦怨我呢!”柴巡捕說:“你上去這大半天才下來,未必一點彎沒有轉,虧你還好意思來抱怨人。”一個餘寶光在旁邊聽見盧巡捕沒有邀下恩來,又急得手足如冰,汗流浹背。生怕司道府縣一到,有別的什麼下不去。苦嘴苦臉央求盧柴二人。盧巡捕今天也把餘寶光戲弄夠了,看他苦嘴苦臉那副下作神情,不由得撲哧一笑,道:“餘潤翁今天可苦了我了。剛才上去,老頭子還催著叫快請司道府縣,是我說了幾幾多好話,頭也碰腫了,腿也彎酸了,老頭子方才有些活動。我說這兩瓶煙並不是餘?親手裝的,不知裝的人怎樣糊糊塗塗,把一張廢銀票當作紙來墊了底子。餘?失於檢察,也是難辭其咎。大人在蘇州的聲名,誰人不曉?他怎敢來嚐試大人。並非卑職替餘?申辯,其實是這個情形,說要求大人開恩。老頭子想了半天,說我不知得了你多少錢,會替你來搗鬼。柴夥計,你說冤枉不冤枉?”柴巡捕道:“咱們為朋友,就是受點冤枉也沒話說。你說後來怎樣的吩咐?”盧巡捕說:“後來老頭子說:‘我向來不為已甚。既是內中有這樣緣故,也全不能怪他。但他糊塗二字終不能免,這樣糊塗人委了缺出去,將來不要誤盡地方嗎?’我聽到老頭子這兩句話,寒毛又有些倒豎起來,趕緊接口過去說:餘?那人也不是十分糊塗的,不過這件事是出於要好太切,自己不放心自己,假手於人,誰個錯誤?若早料得也就不假手於人,這是他過於要好的壞處。老頭子方轉過這臉來說:‘我絕不肯要顯自己的清廉,拿人家功名過不去。’我這時才放下心來。大約沒有什麼大要緊了,頂多得了風流處分罷了。”餘寶光千恩萬謝地不離口。盧巡捕說:“潤翁把這一匣子煙同這三千兩的銀票就請帶回府,該還人家。以後可不要!”便頓住口不說。餘寶光道:“種種蒙情,兄弟是知恩必報的。”盧巡捕道:“這是大家的交情,潤翁如此說,我可不敢當。”又向著柴巡捕說了些取瑟而歌話的話,餘寶光坐不住了,便興辭出來。後來伍方伯護院年終甄別用了,工於鑽營四個字終了餘寶光。此是後話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