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鬼路(2 / 2)

於是這條通往墓地的路雖然寬闊,但它卻為雜草所蔓延了,顯得荒涼而清冷,路旁高大而稠密的白楊,又把濃重的烏雲一般的陰影覆蓋下來,渲染了它的肅穆,這種肅穆在黃昏裏與風雨中,達到了陰森的程度。平時,人們是不到這兒來的,如果必須經過這兒到田間耕耘或收獲,那麼也是成群結隊的。

本來到王曲去,到樊川去,到川道的工廠和學校去,走這條路是捷徑,不過因為要經過墓地,人們都不走這裏。人們寧肯繞一個圈子,也不願意失去心裏的寧靜與和平,他們才不管多走了路程,多花了時間呢!

那年夏天,村上一個青年參加高考,考場設於長安一中,他早晨騎車而去,晚上騎車而歸,日日都是繞著圈子來往的。然而最後一天下雨了,道路泥濘得不能騎車,而步行則會遲到。倘若最後一門課因為遲到而失敗,那麼真是要後悔終生的。他急得冒火,母親急得亂轉,弟弟妹妹也急得發呆發癡。他望著從灰蒙蒙的天空落下的閃亮亮的雨,忽然靈機一動,遂挎上書包,戴上草帽,挽起褲腿出門了。家人緊追緊送,但他卻已經上路,並順著通往墓地的路走去。他當然知道這是一條捷徑!母親慌得捶胸跺腳,哭泣呼喚,然而這時候兒子怎麼會回頭呢?村人知道之後,嘩然而驚異,有人便建議他的母親防一防,避一避,小心死人的靈魂附身。晚上兒子回來了,母親就把他攔到門外,燒起三堆火,讓他在劈啪作響的火上燎烤,又燒了紙,才讓他進門。即使這麼把鬼防了,把邪避了,巷子的老人和他的母親還是不安,總擔心出事。但他卻不以為然,隻聽候他的福音!這一年他真的榜上題名了。

在一個時期,這件事情成了人們的美談,不管是村頭還是巷尾,人們聚在一起總要議論,不過議論歸議論,農民對此路依然不敢光顧,究其原因,是心裏的鬼在作怪。

經過三個春秋,人們發現那個在大學讀書的青年平安無事,這才漸漸通行了。接著,幾家農民聯合起來,在村南的坡上掘土燒磚,建起巨大的窯場,為使車輛暢通,便用煤渣鋪蓋了路麵,遂使這條路顯得更筆直,更寬闊,宛然一道照射在田野的黑色的光,徹底改變了這裏的氣氛。鬼路終於變成人路了。

八年已經過去,那個使人們嘩然而驚異的通過墓地奔赴考場的青年,活得很好,村子的人常常要談論他的。現在,他依然保持著十八歲的無畏精神,準備踏過可能出現在人生道路上的一切墓地,向前邊去。

告訴你,那個青年就是我!

right選自1990年5月陝西旅遊出版社《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