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想到西瓜(2 / 2)

我過去有一個計劃,倘若當農民,那麼我便要種一些西瓜,試驗故鄉的水土對西瓜究竟如何不宜,不宜到什麼程度。遺憾我上了大學,之後在城市幹了舞筆弄墨的勾當,無奈放棄了種西瓜的計劃,而且我在城市所吃的,仍是異地的西瓜,這當然仍是無奈。不過故鄉到底能不能種西瓜,我依然關注。曾經聽說,一個姓晁的農民務過三畝,然而西瓜終於弱小若碗,但瓜皮卻厚,也不甜不爽,使他賠了本錢。在我故鄉,那姓晁的農民算是有文化的人,懂得一些農學知識,他務過西瓜,這盡管是聽說,可我卻相信,而且他的失敗證明故鄉的水土確實是不宜西瓜了。這消息給我別的一個啟示是:西瓜自有西瓜的性格,它並不是人可以隨便調遣的,否則,它就作對於人,不甜,不爽,或者生長老厚的瓜皮和繁瑣的瓜子。

非洲是西瓜的原始產地,不知道它怎麼進入了回紇人的地盤,其結果是,據李時珍考證,某次征戰,中國士兵從回紇人那裏獲取了瓜子,遂傳入中國,時在五代。西瓜漂洋過海,翻山越嶺,並經過氣候變遷的折磨,落戶中國,的確不容易。其性喜炎熱和幹燥,所以缺少充足陽光的領域,它是不會安然的。西瓜在中國榮歸本草,李時珍指出,其入藥可以消煩止渴,可以解熱。這些常識我小時候一概不懂,隻知道瓜皮能治痱子,這是母親教我的。當我抬手要扔瓜皮之際,母親往往會奪過去,用它在我額頭上塗抹幾下。

我從來未料,西瓜的上市竟能日益提前,它的下市竟會日益推後,總之它大大滿足了我對西瓜的要求。這當然是西瓜生長期和成熟期變化的結果,實際上是科學起了作用。科學有一種魔力,它正在改變上帝所創造的這個世界,而且用它已經開始製作動物,如果願意,那麼用它便能製作人了。科學如此神奇,當然能夠讓西瓜四季皆有,甚至它隻是科學的小動作或小門道。然而今年的西瓜,並不是我在挑剔,我在苛刻,確實是這樣的:從暮春到初秋,西瓜多數不甜,不爽,缺乏充沛的紅汁,我對這樣的西瓜當然毫無食欲。我困惑西瓜怎麼成了如此粗劣的水果,並鄭重請教一位農學專家,從而知道那是科學造成的,其用了催生素和催色素之類的化學藥品。科學以人為目的,才是大善,否則它便是大惡。大惡的結果,是對自然的顛覆,那時候,人就要遭殃了。由於沒有吃上好的西瓜,我便如此衝動,甚至指責科學,似乎有偏頗之嫌。然而我仍要呐喊:科學以人為目的,才是大善的。

right選自1998年1月太白文藝出版社《放棄》